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2课 点的集合-人教版

时间:2023-02-14 06:0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

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

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A什么是点

我们来看看现实世界中的点,大家看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一个个的点,地球在银河系中也只是一个点,我们形形色色的人类在地球上也只是一个点,万物对于宇宙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点。点也是我们的绘画中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欣赏图片和教材p3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是点;蘑菇上的花纹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发展阶段

1、首先请大家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B认识点彩派。欣赏比较点彩画作品与写实主义作品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丢勒作品《自画像》,德国现实主义画家。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小结: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2、欣赏图片,感受点的魅力。看看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C了解点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状,排列,色彩三要素)

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欣赏作品,1)镶嵌画《西奥多拉皇后》意大利马赛克镶嵌壁画。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2)《蜡染》苗族民间工艺中国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3)《黑屋顶》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山水》黄宾虹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4)《构成》维克托•瓦萨里(法国)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米罗(法国)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讨论:规则有序和不规则无序的点给人怎样的感觉。

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方法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色彩工具和点状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不同的工具可以表


现不同的点。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分5组每组9人,每组一名组长。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请几名学生巡回收集最佳作品。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

四、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闪闪发光的点,构成了一个集体,存在于这个世界。这个点很小,但又很神奇且能量无限,希望大家能用点的集合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的作品。 板书设计:

点的集合》



形状 排列 色彩









教学反思:

我在课前发现学生有些拘束,便和他们轻松的聊了一下放松心情,鼓励他们进入愉悦的上课状态。课中研讨时大家很投入,但在后来的作品展示环节还是有部分学生有紧张的表现。

我在简要揭示课题后,用带着学生参观宇宙空间的影像的方式进入点的世界,了解地球,人类,楼房,汽车,动物,植物呈现的点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为学生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做好了知识准备;本课内容较多我把它们归纳为三个问题层层解决,学生通过探究--边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进行,简化过程提高效率。

在教授绘画技法时,我注重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创作思路,教无定法。只要学生的思路能打开,教学的成功就有可能了。所以我展示了多种示范作品并讲解了不同的绘画或制作方式以及不同的材质的使用,并请学生触摸观察加深了解。对六年级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我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简洁精要,加强扩张知识的面,讲点与宇宙与人类关系;画家与科学音乐的联系,并配以图文。满足他们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追求在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c82c25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