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材分析

时间:2023-03-27 13:2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材分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社会行为》教材分析

一、教材 《社会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两幅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观察再讨论总结,易于学生接受。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这一观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生物课已经没有七年级的新生那么有兴趣。因为在一年的学习中,现实告诉他们:学好语、数、外、物才是硬道理。因此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务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贴近生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自学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结群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蚂蚁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气味,动物结群生活的意义。 五、教学方 教法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录像、示动画,化抽象为形象,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源,化被动为主动,逐步实现生本教育 学法 仅仅教会学生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观察思考法:观察为其思考提供必要的源泉,有助于理解。 2.作探究法: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不但有利于加深对诚信的认识,也有利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于锻炼与他人的沟通、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创境情景,引入新课 欣赏图片,以语言引导:你能看到那些群居生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了解这些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讨论交流,学习新知 (1)动物的社会行为特征 动物的社会行为特征是比较抽象的,如单纯讲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直观的录像和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出问题: 1.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群居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特征?织学生利用课前搜索到的资源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第一小组:介绍猴子的群体生活特点。 第二小组:介绍蚂蚁的群体生活特点。 第三小组:介绍狼的生活习性。 第四小组:简单介绍几种其他生物也具有的群体生活特点。 学生的介绍是否准确,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教师不做评论,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动物的社会行为》根据几位学生的介绍以及视频内容,学生经过简单分析,很容易说出这些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的共同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了社会行为的特点,达成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牧羊人是怎样利用“领头羊”放牧的?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设计意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或是绘声绘色,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教学手段。但是这些方法都难免容量小、手段单一。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本环节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主,课前利用网络,以多媒体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选择信息资源,课上交流讨论,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结论,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也亲近了实际生活。 (2)结群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学生对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很多动物都有结群生活的习性。有人认为动物成群后目标变大容易被捕食者发现,此对动物的生存不利;也有人认为动物成群,好集体防御抵害能够有效地避开捕食者,因此对动物的生存是有利。你是怎样看代这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e4f0e2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