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基本信息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春》 教材分析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也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以及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教学目标 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课堂讨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基础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口语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2、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 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1、听录音朗读。 2、初读:理清思路。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路。 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思——盼春、绘春、赞春。并了解绘春这一重点部分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五幅画面。 教师见机点拨,完成教学重点 在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有的学生最喜欢的是春风,有的最喜欢的是春雨……同样,让学生畅想表达为什么喜欢时,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感觉和见解。如本课要感悟课齐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这课你说中升华 学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描写的作用、修辞的运用等。 文春风时,学生从几个描写春天的语句中体会了不同的方面感觉春风,即从语言中体会到作者是从触觉、听觉、嗅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无色无味的春风的味道,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魄力。 学生兴趣盎然。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激发学生的兴趣 读中品味 请同学样找出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并说明理由。 学生会找出一些修辞句式。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朱自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呢?这和他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曲调优美,动人心弦,。其实朱自清留给我们的美文不仅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绿》都是不朽的篇章。 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课外读朱自清的不朽篇章。 同学们阅读这些名篇,再次亲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灵中飘扬的那片风景。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盼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 绘春 春风图 比喻、拟人、反复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比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喜欢这节课,我甚感欣慰。但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较低,课堂练笔差,记忆能力也低。今后必须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后进生,关注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4b3418fad6195f312ba6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