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方》教学设计 红安县杏花乡两道桥中学:王天明 课题:《乘方》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 乘方,课本第41-42页相关内容,第47页习题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方的概念与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方法与过程: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索,辨清概念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数学概括生活的简洁美,展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让学生爱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弄清(-a) 与-a 的区别。 教学用具:折叠用纸。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提供探索空间,从生活素材中引入乘方概念。 即时训练:读出下列乘方,并说出它的指数和底数。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 发明国际象棋的故事。 在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方格中,如果第一格放入1粒小麦,第二格放入2粒小麦,以后每个格子放入的小麦数量都是前一格的2倍……,结果会是怎样? 2、 师:看来这种连续相乘的威力是巨大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乘方(板书课题)二、 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 认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问题1:一个正方形,如果边长为a,那么它的面积是( )。 问题2:一个正方体,如果村长为a,那么它的体积是( )。 引入概念: 我们把a×a记作a ,a×a×a记作a。 请你猜想:a×a×a×a记作( ), a×a×a×a×a记作( ), 进一步猜想:a×a×……×a可以记作( ) 揭示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乘方的读法:a 读作a的n次幂,也可以读作a的n次方 说明: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2、 乘方的运算 想:怎样才能计算出乘方的结果呢?如3 =( )。 出示例题:计算 (1) (-4) (2) (-2) (1) (- ) 学生尝试练习,选学生板演。 评讲学生作业,重点强调: (1) 要把乘方还原成乘法形式再进行计算。 (2) 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都用括号括起来。注意(-a) 与-a 是不同的。 3、 探索幂的正负规律。 (1)、负数的幂的正负规律。 观察上面的习题,思考: 当指数是奇数时,负数的幂是( )数。 当指数是偶数时,负数的幂是( )数。 (2)、正数幂的结果总是( )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计算: (1)4 (2)(-5) (3)0.1 (4)(- ) 选学生板演,全班练习,集体评讲。 四、总结课程。 1、 我们理解了乘方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2、 我们还学会了乘方的计算方法,知道了负数幂的正负特点。 五、课程拓展。(视课堂时间和学生理解情况出示以下内容)。 1、看看前面导入部分关于棋盘故事的惊人结果。 2、用一张0.1mm的纸,对折,再对折,连续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会高于学校后面的大山? 附1:板书设计 指数 幂 底数 a×a×……×a a n 个a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fc0e52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