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本课程适应于汉语言文学和秘书专业的本科学生 课程代码:46E02623 学时分配:周学时2节,总学时30节 赋予学分: 1.5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二、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为具有一定语言学基础知识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学分支学科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语言和社会两者间的复杂关系,为学生今后从事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的兴趣。 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语言学作为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共变的一门学科,它试图透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研究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等问题。在教学时要求: 1.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如何兴起的,这门学科都有哪些基本概念,语言与性别、年龄、行业乃至职业有何联系,语言接触和相互影响,语言的变异及研究方法,如何开展言语交际和语言规划。 2.培养学生具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语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求索习惯,能够结合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语言现实,包括生动翔实的语言材料和社会材料,阐释特定的言语社会及其言语生活。 3.认识语言的交际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鼓励他们关注现实,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 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1章 绪论(4学时) 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2、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特点 3、社会语言学的分类 4、社会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5、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课题 6、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2章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3学时) 1、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变化 3、言语行为受社会因素制约 4、交际问题和交际态度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 第3章 语言和社会集团(6学时) 1、语言变体的定义 2、语言的地域变体——地域方言 3、语言的社会变体——社会方言 4、语言和民族、种族 5、语言的功能变体——语域和语体 第4章 语言的接触和相互影响(8学时) 1、语言接触的原因 2、语言接触发生的条件 3、双语或多语现象 4、语言干扰 5、语言的混合和融合 6、语言的扩散 第5章 语言的变异及研究方法(6学时) 1、拉波夫关于语言变异的经典调查 2、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6章 言语交际(3学时) 1、言语交际的实质、工具、过程 2、社会交际用语一——称谓语 3、社会交际用语一——应酬语 第7章 语言规划(6学时) 1、语言规划的定义、必要性、特点及其意义。 2、语文规划的类别。 3、语言规划的步骤。 4、我国语文规划的情况。 五、课程考核与评估 该课程考核采取开卷考试与调研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六、附录: 主要参考书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67b379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