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社会化过程及其培养标准

时间:2023-02-04 01:2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学生社会化过程及其培养标准

社会化通常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和自然属性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而被教化为社会人、文化人的过程。由此可见社会化的两大任务即是 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有哪些期待或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 以及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种期待的条件,自觉的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医学生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知识、能力和人格得到全面地发展 ,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稳定的角色 ,实现社会期待的目标。正确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有力保证。人文素质教医学生社会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心理和知识导向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能替代的 ,并且会贯穿于医学生社会化的全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群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 ,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仅意味着增加了医学生社会化的内容 ,也增加了医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难度。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医学生有效地社会化,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

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从认知到实践,从摸索到探究,都在于我们不断的努力。探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和知识载体,使其获取建构医学知识并形成临床思维的能力积极探讨兼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于一体的综合知识载体,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解释和解决临床问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消除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基础与临床断裂的弊端。倡导随时学习随时实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力求做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病例讨论,集中复习巩固所有相关医学知识和技能,从实用、全面、更新三个角度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使相关的医学社会、人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

加强多学科知识培训,培养医学生应对疾病演变、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医学的社会化不仅需要社会化的全科医务人员,而且,由于医学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一门学科,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来说,也有必要系统、全面地了解其他医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握各科疾病的一般诊断、防治的知识和原则;有必要在医学教育中普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突发性急性传染病的基本应对知识、原则、操作技能等教育培训内容,培养医学生应对疾病演变的复杂性、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具备了这种基本素质,就能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有的放矢地在治疗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减少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将新的防治经验总结提升为科学的理论。


培养医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关注人的心理社会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医学的目的是人,是人身心的持续健康。医学实践应始终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同人的精神活动、也同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疾病的过程是随着身体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进程。个体患病后,患者个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由疾病引发来的机体感受,而且是由个人所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发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综合性感受。一名好的医师需要同时掌握医学及人文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医患交流也是医学生角色适应的重要社会问题。医患交流要研究患者角色、医者角色、医患关系、医患交流形式、医患交流双方的心理反应和要求以及应对策略等。因此,对有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教育,需要给予应有的地位和重视,从根本上解决医护人员“社会人文知识缺乏症”的问题,不断增强其综合素质。

医学生的社会化是随着医学社会化的趋势而为了能够维护广大患者利益,医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峰而必然也是一定要实现的过程。医学的社会化趋势,医学这一曾被世人认为的医学学科推向了社会学的领域。医疗行为、医疗人际关系、医疗机构与社会、医学道德与规范、价值观念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问题都会带来相应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医学生在此方面的培养,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事业将在新一代医学生的手中更好的融入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5b060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