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源三流第七讲(权威经典解读)

时间:2022-04-24 16:10: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周易》启蒙 第七讲 一源三流

我们已经讲过,《易经》是世界四大元典之一。元者,首也,就是头;元典,就是经典当中第一位的。四大元典分别代表了四大文化内容。《圣经》是基督教的,属于西方文化,是西方的第一经;《吠陀经》是印度文化的第一经典;《古兰经》阿拉伯的第一经典,也是伊斯兰教的第一经典;《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第一经典,也是东方文化的第一经典 那么,《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第一经典,它在整个中国文化的结构框架里究竟扮演者何种角色呢?本讲我们专门交流一下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成。

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概括起来就是一源三流。首先是地理上,然后是文化上。

地理上的一源三流,源头就是青藏高原的玉树,青藏高原流出三条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

中华文化也是一源三流,其源在六经,这是最早的一批经典。若从六经中找出最根本的一本经典来,就是《易经》。所以中华文化的一源就是《易》。三流就是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 那么,《周易》在儒道佛三家之间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先说儒家,孔子对《易经》的重视,历史上是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相传,《易传》就为孔子晚年所作。《易传》共十篇,也称十翼,但《易传》是否为孔子一人所作,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作《易传》无疑孔子的贡献最大,而且也找不到其他具体人选,因此,《易传》也被称为孔子十翼,十翼如同给《易经》插上了十个翅膀,使《易经》得以展翅腾飞。

《论语述而》中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看来,孔子是在50岁以后才开始痴迷《周易》的,有人说,孔子学《易》是在68岁,可谓相见恨晚。

《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这些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无疑表明:孔子对《易》是有过精深研究的。孔子在读到《周易》之前,确实把这本书当作了一本占卜的书。并且他不主张占筮。可是自从读到《易经》之后,孔子开始陷入占卜当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是痴迷。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一度热衷于占筮,并且非常频繁。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百占而七十当。意思是说,占卜的准确率达到了70%。正因为此,孔子迷恋占卜的行为,遭到了他的学生的反对。

子贡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

子贡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吗?那些没有德行的人才趋向神灵的保佑,缺乏智谋的人才去频繁地占筮。而今天,强调德行而远离鬼神的老师怎么会玩起占卜的游戏了呢?

其实,孔子占卜并不是预测吉凶,而是被阴阳两爻之间的这种无穷无尽的变化吸引住了。正所谓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他如此喜爱《周易》的文辞,甚至连其占筮之用都忘记了。一个无疑表明,就是单纯地演卦,也能给人无穷无尽的乐趣。 接下来我们谈谈道家,春秋后期,道家创始人老子开始推求宇宙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

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家崇敬自然,主张不以人主动参与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无为而治则是要求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去追求人的意志实现。

道家思想中的与《易经》中的无极的概念相近。

《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


凶生大业。后来,周敦颐又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观点。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经》和《道德经》的论述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

实际上,道家思想是从《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家的服装都印有太极八卦图,由此可见道家对《易经》的尊崇。

我们知道,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本土文化,它们都尊奉《易经》,接下来我们阐述一下中国化的佛教。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依史料记载,一般认为是汉明帝时期,汉明感梦,初传其的说法最为有名,证据更充分,三国以来即被流传。

东汉永平七年,也就是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刘庄即光武帝刘秀之子,梦见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此事云:汉明帝梦一金人於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愔等於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

因此在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来华,是为佛教传入之年。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将二僧所住的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尔後,凡僧尼所住之处即称为寺。白马寺被後世佛弟子尊为祖源和释源,而二僧所合译的《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汉代之后,佛教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里,道教与佛教之间还有一段故事,那就是老子化胡说。

佛教刚传入的时候,中国人很排斥,所以就有老子化胡的说法,认为佛教起源于老子。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老子化胡的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曾经担任过当时宫廷图书馆管理员,非常博学。看到国家开始衰落,老子就辞去职务去了西方。他经过边界时,当地的一个官员尹喜请求他写点东西,于是他就写了关于道德的文章,赠给那位官员尹喜。这就是老子留下的世界名著《道德经》也是后来道教最重要的经典。

就在2600多年前,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史记》笼统地说他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

传说老子活了200多岁,后来出函谷关去印度、西域等外国教化胡人去了。 我们先解释一下,胡人究竟指的是哪些人?

胡人,原指长城以北的游牧族群。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对北方和西方的外族人的泛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曾载有老子西行的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记载老子出关而莫知其所终,但《史记》记载中与佛教并无瓜葛。后来有人将其与佛教搭上关系。提出老子化胡成佛之说,以宣传佛道同源论或老子转生论。

《后汉书》之《襄楷传》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这段记载或许就将老子出关而不知所终,成为了推测老子出关后在外国创立佛教的依据。

《魏略·西戎传》也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


之天竺,教胡。

以洪修平先生,日本学者田茂雄为代表的多位学者经过考证后认为:老子化胡一说最早是由佛教编造。初期佛教刚入中原,传扬不易,故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甚至为了让中原社会接受佛教,创造出老子变成释迦牟尼老子教化释迦牟尼的理论。

但是,老子化胡的究竟,我们后人也都只是推测,历史真实的一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那么,佛教与《周易》又有何关联呢?

《易经坤卦文言传》有这样两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人分析,佛教的传教士看到这两句话就知道应该怎样在中国传教了,因果观念也就在中国普及开来。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国化的佛教就形成了八个宗派,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禅宗。

由此分析可知,儒道佛三家都与《周易》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概括的讲就是一源三流,易为主干,三教互补。 那么,《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名字又有何含义呢?请看下集《易》名解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f8ddd7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