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教学反思 《打秋千》是仡佬族的一首民歌,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采用固定音型“1 55 60 50”作为伴唱旋律,中间穿插“1 55 2 - ”表现打秋千时的起伏感 和“ 1 55 1 0”的旋律来结束荡秋千。主旋律欢快活泼,巧妙运用下滑音来表现秋千从高处飞下来的感觉,歌曲描绘的是打秋千时的各种姿态。 我先从柯尔文手势进入,练唱五声音阶,找到每个音的音准,引出低声部旋律骨干音1565,然后让学生聆听1 55 6 5,再到低声部旋律1 55 60 50,注意每次演唱要对音准和节奏以及声音的效果都要提出要求。(因为这个环节是按层次设计的,所以孩子们能跟上我的节奏,美中不足就是孩子们的音准不太稳定,这个需要在平时的常规训练里加强)接下来进行1 55 1 0结束句的教学,重点在最后一个音的音准上,可以反复通过聆听和身势律动带入帮助学生找到音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还是遇到了孩子们唱不准的情况,然后就是1 55 2 -的教学,方法同上,(这个结束音“2”,孩子们还能找到一点点,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肢体动作引导的)。到这里完成了我的低声部旋律的教学,不过还可以做张幻灯,让孩子们知道有几个相同的乐句,不同的乐句又穿插在哪里,然后引导将低声部背下来。主旋律教学时从聆听教师范唱开始,分析几个乐句,再次聆听音乐,画旋律线证实有几个乐句,然后引导哪句最像荡秋千,指导学生演唱时,把握音准的同时教好下滑音,通过对比聆听,分析加了下滑音给你带来的感受。(这个环节是逐句教唱,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歌曲感情的处理,我分别采用了3中不同的办法,第一乐句强调节奏的教学,第二乐句强调音乐几号的教学,第三乐句强调情绪的教学,孩子们学习挺快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6ad4b4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