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一)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猫可爱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猫。(板书课题) 3、了解作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预习汇报。学习生字。 3、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猫? 4、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 5、现在我们来完成三件事: A、第一件事是根据大猫,小猫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6、今天我们学会了直接摘录文中的句子来概括段意的方法和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哪里舍得责打它们。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0da74c0722192e4536f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