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之与点评 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开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无视语文根底知识、根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提醒课题,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猫。教师简介作者,让学生初步了解老舍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积极性。 1、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拼读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意)。 2、流自学情况:课文写出了哪两种猫?多少只大猫,多少只小猫?是怎样大猫,又是怎样的小猫?随机形成板书: (一只)(大)古怪 猫 (一群)(小)淘气 (在初读交流时,引出表现文章主线的板书,并借助这主线,为下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淘气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 ①课文的分段;②段意的概括;③主要内容的归纳。 (以一条主线所发挥的三大作用,使初读者训练机理清晰、环环相扣,提高了读书效率。) 在初读课文的根底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即怎样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任选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在此根底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教师重点指导一处范例以后,要着重引导学生自读。可以让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这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表达猫的可爱、作者爱猫的关键词,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然后,把这个自读过程详细说出来参加交流。这样保证了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拓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说。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评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0f06ea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