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双减论文

时间:2022-07-14 15:05: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双减论文

内容摘要:“双减意见”中规定作业时间量无法完成现行考试评价方式的练习强度。因此,需要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重基础性、原点性,并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是传统的作业思维加以巩固。 关键词:“双减”;多元化评价;“完成性”评价;基础性、原点性;解决问题、基础性研究、实干思维。



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中有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针对上述作业时间的规定,很多人早就在网上以文本及视频方式呈现过分析结果,结论是:不可能完成现行以考试为重点评价方式的练习强度。现行以考试为重点评价方式的情况下,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强化作业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这些“成绩”的取得,又仅仅是“分数”而已,“分数”不代表能力,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了。

为此,就“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方式、小学数学课堂与作业,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多元化评价

既然“双减意见”中关于作业时间的规定,使学生无法完成现行以考试为重点评价方式的作业强度的话,很有必要变“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简化考试并增加其它评价手段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简化考试的可行性。现行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背景下,一个核心的理念认为“灵活的练习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导致一个知识点几十种类型的练习型特别常见。而实际情况是思维需要依托牢固的原点性、基础性知识,以及长期的手脑并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成败经验累加才能形成的。以“灵活练习题”方式训练出来的“思维”仅仅是“解题思维”,而非我们生活生产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点可以从“东方神童”20岁之前的人生轨迹中得到证明(这里也并非不敬重逝者,仅是就事论事,敬请谅解);其次我们可以想想现实与考试,现实中的解决问题是可以查阅很多资料,还可以借助计算器、电脑等计算工具的,但考试除了脑袋里的那点东西外,什么也没有。

因此,考试的题型简化为原点性的、基础性、顺思维性为主的,是非常必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长方形的面积知识中,“长乘宽”的计算方法由来,以及知道“长和宽”求面积就是原点性的、基础性的、顺思维性的题型。但如果你告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求长或宽,以及告知“你宽是3cm,长是宽的2倍求面积”,这两种类似的变相题型在简化考试题中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题型多数时候是不符合实际,仅仅是考试而已,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困难度。

“双减”背景下,在简化考试的基础上引入“完成性”评价方式是可行的。完成性评价,即只要你完成既定的目标即完成了任务(考试)。比如:语文学科中,只要你能透读任意一篇课文即完成目标;只要你能工整地抄写


完某段文字,即完成任务(考试)。再比如:数学学科中,只要你会做基础性、顺思维的题目即完成任务(考试)。

二、小学数学课堂

简化考试的基础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点应该转向数学知识的原点性、基础性、思想性的教学,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保留在知识的原点上,思维的起点中。

比如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个知识点时,只要让学生明确有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周长即可,这样有助于他们一提到“长方形周长”就可以与头脑中四条边的和对应起来。如果一味的强调“长方形的周=(长+宽)×2”那么,当学生提起“长方形周长”时他总在想这个周长公,而不是“有那么四条边,它们的总和的图形”呈现在脑海中。也就是说“长方形四条边之和的图形”“长方形周长”知识的原点性、基础性的,“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是经验性,是根据有两组“长+宽”的和得出的来延伸性知识,这个只要学生自己能发现即可去用,发现不了也不打紧的。

再比如,小学数学中的简便计算。这并非是知识的原点,其涵盖的知识原点就是四则运算。因此,简便计算,看似简便,但实际情况是在加重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知识负担。况且,实际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可用于简便的数据,即使有只要学生烂熟了四则运算,在可简便的数据面前也是水到渠成的。但一味地强调简便计算,或把简便计算从计算中独立出来作为知识点,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做事总想走捷径的思想。在做实际工作的时候,总是考虑捷径,而不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实干思维。这让我想起,中国零几年的时候,全部富商一窝蜂地投向股市;当股市掉下去后,又一窝蜂地涌向房地产,甚至有很多前景蛮好的实体企业法人也放弃实业而投身到房地产中;一几年开始,他们又一股脑儿地投向金融市场中,导致金融市场直接崩盘,法人跑路成为常态,这些或许都是捷径思维导致的后果。

当学生头脑中的原点性、基础性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机能的发育,头脑会自然灵活起来的,不需要一味地在纸上、习题中训练的。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在学习用母语时,其实我们的父母并没有把所有词句都教给了我们,只教会了我们几个“爸爸”“妈妈”之类的叠词,然后我们的头脑就在母语环境接下,自然就积累了许多他们需要表达的词语,熟能生巧地掌握了语言技巧,反而是学会了语言表达后的疑问句、字句、指定表达内容的作文等等又再一次让他们又感受到了母语的陌生。就是我们的头脑,比我们想象的要机灵多了。

三、小学数学作业

“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作业设计”、“作业超市”…… 我们身边总是充斥着各种与作业相关的东西,似乎作业是种实际存在某种特定形状或物质。但我们忘了一点,人是智慧生命的独立体,每个人的原有基础、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分层”作业的概念,但其实这个“分层”也是仅仅是设计者脑中的分层,这种分层并非完成符合接受者脑中的那一层,或者是说是针对本学习阶段的分层,但有的同学原本知识压根就不在这一层。这就好比一广播站的频段是233KHz,但接受机的频段是<233 KHz的,你怎么分层也达不到233 KHz这个频段。

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解决自己问题的思维,而不是完成作业的模式。比如学习小学乘法时,学生自己首先应该解决的整数乘法过关了没


有的问题,没过关就是没过关同学的问题。那么,整数乘法没过关的同学就是要解决的是整数乘法的过关问题,而不是“今天的作业是Pxx,x题”的问题。

解决自身问题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独立个性的发展,是作业的自然分层。比如你布置作业可能是P99,但基础差点的同学发现自己P96的知识都还没有掌握,那么这类同学的作业就是解决P96的问题了;但是,如果自觉能力强的同学,或许P99的知识早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那么这类同学的作业应该就是P97或之后的了。



总之,注重小学学科知识的原点性、基础性,并从这一层面进行简化考试。有利于打牢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而当他们碰到实际运用时头脑自然就灵活起来了。反之,一味把某一个知识点人为地深入反复练习,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使他们产生了对以后学习内容的厌恶。除外,注重知识的原点性、基础性,还有利于当前国家提倡的注重基础研究战略,培养学生的实干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07696c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