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教是为了不教”

时间:2023-01-17 07:3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论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任苏民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4年第1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投身社会变革和文化教育改革实践中,批判继承中国教育和学习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总结自五四以来我国包括他本人丰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思想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教育想。其独创性的思想精髓和核心,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明确的文字表述,首次公开出现于叶圣陶1962410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然而实际上,作为用这句话高度概括的教育思想,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叶圣陶早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思考中。

1916年,叶圣陶在上海尚公小学结合自己教育改革尝试写的《我校之少年书报社》一文,即初现了这一教育思想的萌芽。他在该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儿童求学,爰来学校;学校应其求,乃授之以课程。知勉强注入之徒劳也,知利用儿童求知心之事半功倍也,故教授方法采用自学辅导主义,课前令之预备,课后复令温习,务以养成其自力研修之习惯。不但如此,从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这一教育之本旨出发,他们的自学还应当在课外进一步拓展:唯是学校课程范围有限,而儿童之求知心曾无涯涘,以有限应无涯,难乎其无违教育之本旨矣。我校有鉴于此,爰有少年书报社之设,其旨趣有二端:一、增进学生课外之智识,二、养成学生自学之基础。

不久,叶圣陶应邀到甪直五高(吴县第五高等小学)执教。随着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参与和教育改革探索的全面展开,叶圣陶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中国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必然要求教育目的和价值为核心的整个学校教育的根本转变。他在1919年发表于《新潮》杂志的小学教育的改造》这篇教育改革宣言式的论著中指出,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绝不是把传统道德和前人知识强制传授给儿童,而是要使儿童在行为上得到人生必须是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新人生观,养成这种种品德和习惯,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人。那么,如何使儿童成为这样的人呢?叶圣陶基于普遍的人生经验,第一次以孩子学步为喻,揭示了儿童生命之于人类知识的本质关系和儿童求知与成长的过程规律。他指出:孩子看见人步行,非常艳羡,于是本着他的足的本能,努力学步,后来竟自己能走了。只有自己能走了,才可以算知道了走的意义,具备了走的知识。其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与孩子学走一样。这也正是学校和教师引导儿童学习、成长,使之成为自主的现代人所要遵循的本质规律。从此,导儿学步成为了叶圣陶一再用来形象概括他的教育想精髓的经典性譬喻。

叶圣陶在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教育改革探索中,依据他的新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儿童观、知识观,深入批判当时学校教育盛行的以中国传统教育价值为、以西方传统教学理论的陈旧观念、制度和模式,初步形成了学校和教师要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前提,以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自主的现代人为目的,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发展的教育想。

这一思想,在他此后长期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文课程、教材、教学和学习改革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地展开、丰富和深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在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现实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思批判把学生看成空瓶子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包括凯洛夫教育的弊端,总结概括五四以来教育教学改革以至我国古代优秀教育的思想经验,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精辟论断,标志着他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瓜熟蒂落,明确确立。

进入新时期,叶圣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接连发表了《自力二十二韵》《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晴窗随笔》《我呼吁》《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鼓励自学成才及其他》《读书和受教育》《教育杂谈》等许多重要论著和谈话,针对教育的现实问题,前瞻时代的变化趋势,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观点和主张,赋予了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深远意蕴。教是为了不教进一步成为对当代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揭示了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知识学习与主体发展、课程教学与课外自学、学校教育终身学习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目的、规律以及学校和教师的职能,深藏着解决知识无限与人生有限、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等当代教育基本矛盾和难题的中国智慧。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愤悱启发是一条规律;好比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时坚决放手是一条规律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补习、进修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全都在引导来学的人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使教育教学蕴含和贯穿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叶圣陶这些发自肺腑、情真意切的话语,充满了对学生生命成长与人生幸福的热切期盼和终极关怀,闪耀着教育理想的光芒,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的灵魂。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科学地总结了一套深深扎根并能够指导中国广大教师实践的现代教育教学基本原则、方法和经验。叶圣陶指出,教育教学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他把这一思想贯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诸如创设情境、探索尝试,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讲解精要、贵在身教,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因材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发挥创造,正确评价、促进自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把这一思想体现在课程教材编写和实验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上,探索构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体系,为他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实践样板。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既是教育教学之道,又是教师发展之道,为当代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叶圣陶在给教师的一封信中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也正是当代中国教师所应当具有的专业自觉。叶圣陶认为,由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价值、目的所决定,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集中体现在教师追教是为了不教,善于引导学生自学的教育教学素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上。在当今时代,教师是否能够善于引导学生自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师是否善教、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高的根本标准。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 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典型,几乎无不与这一教育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自觉实践或者生动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在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前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多次从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推崇并倡导学习实践这一教育思想。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因此,研究、实践、发展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我们对这位20世纪一生躬教育)而又不断追求超越教育不教)的伟大教师、卓越教育家的崇高敬礼和最好纪念!

作者简介: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室主任,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志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8dc44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