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2 10:0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 驿路梨花》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构思的巧妙,即设置悬念和倒叙、插叙的记叙顺序。(教学重点)

3.初步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设置悬念的叙事技巧。(教学难点)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跟着“我”和老余,正在80%是山地的云南边境区,迷茫暮色中,陡峭的群山间,长途跋涉一天,眼看恐难到达最近村寨时,只能深山露宿时,却突然发现一片美丽的梨树林,一间没有炊烟的小茅屋出现在眼前,屋里漆黑,没有灯没有人声,门从外面扣着,门板上还写着“请进”二字。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师:疑惑这是谁的房子?感谢房主人。那么,让我们走进驿路梨花边上的小茅屋,去看看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在那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事件发展顺序) 要求:

A、运用“略读”方法,按人物出场顺序概括故事。(见导学案任务一)。 知识积累:略读:观其大略,粗知大意。(目的阅读,选择记忆) B、组内前后四人,交流补充。(2分钟) C、小组展示(老师投影)

D、思考:小说为什么不按小茅屋的修建、照料的时间顺序叙述呢? 三、细读课文,精巧构思。

2.找出两次误会、三次疑问并思考其在文中作用。

明确:设置悬念就是抓住读者阅读期待,在文中适当的地方设置的疑问或矛盾冲突。误会法、疑问法正是设置悬念的两种方法。 四、学以致用,添砖作文。

3.根据下面材料,归纳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和在作文中运用的位置。 A、《驿路梨花》“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疑问法

B12.《台阶》首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P67 ——疑问法 C18《紫藤萝瀑布》首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P112 ——疑问法

D、《猫》“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误会法

误会法:再如《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厌其烦地运用了误会法。在没有见到孔明之前,却先后将孔明的朋友崔州平、孟光威、石广元以及弟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等误当作诸葛亮。这一次次的误会便构成了一个个悬念:这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人?故事波澜起伏,曲折跌宕,读来趣味横生。

E7《谁是最可爱的人》——标题法

F、《说和做》开头“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矛盾法


矛盾对立法: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在无法理解中思考、阅读,破解迷惑。例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

G、鲁迅的《风筝》原文:

首段: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倒叙法 归纳:位置:标题、开头、中间+(结尾较少)

9 王馨同学结尾 “爸爸什么都没有,却又把什么都给了我。”这个悬念意味深长。

方法:误会法、矛盾法、疑问法、+倒叙法(板书:矛盾法、倒叙法) 小结:设置悬念注意事项 4. 满分作文,欣赏发现。

任务三:《讲和》画出悬念共四处并体会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5.小试牛刀,修改作文。(5分钟)

任务四:修改“恰同学少年”考场作文《总有一些往事值得珍藏》 要求:

①画出悬念的句子。

②在第4段运用误会法,修改情节,使结局出乎意料,又是情理之中。 6.学生展示,课堂交流。(6分钟)

7.如果还有时间,让学生修改自己期中考或平时作文,然后课堂交流。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读到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两次(美好)的误会,三次(助澜)的悬念,让我们看见即使在祖国遥远的边疆,雷锋精神处处可见。希望你们写作时也能适时设置悬念,丰富内容,推动情节的一波三折,给人余音绕梁的回味。读进去写出来,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成就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六、课后作业

1.选择适当的设置悬念方法,修改自己期中考作文或平时的作文。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5f4557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