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___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医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报告人 (一)医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必须掌握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办法,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特殊传染病根据要求立即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 (二)门诊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门诊日志,详细登记各类信息,诊断为传染病者要按照要求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三)住院部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出入院登记本,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四)检验科、放射科等应根据检查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按照要求进行登记报告。 (五)医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违反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等所有资料保存三年备查。 二、报告病种 (一)法定传染病(___种)___(强制管理传染病,___种):鼠疫、___。 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___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肺___、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___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参照乙类管理)。 (二)___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 (三)___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四)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 (五)其它暴发、流行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三、填报要求 (一)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二)病例分类与分型。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___、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___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___、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___分为肺___、皮肤___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三)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信息的报告。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按照有关要求执行。 (四)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 四、报告程序与方式 (一)首诊医师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二)初诊传染病患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后,在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本相应位置注明“已报”标示;复诊患者不再填写,但必须注明已报卡及时间;第二年第一次就诊的患者应重新填写卡片上报,注明填卡科室及医师姓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9e1ee6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