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哪、枝、柳、脸、醒、换、新、豆”8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了解“换”的笔顺,理解“探”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带有“木字旁”和“提手旁”的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枝、换、脸”三个左窄右宽的字。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特别是轻声)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读准“哪、枝、柳、脸、醒、换、新、豆”这8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 3、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引入,谈话揭题。 1. (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小朋友们,春姑娘已经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了,可你知道她在哪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在哪里! 2. 3. (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读题。 交流:你认为春天会在哪里呢?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 说明: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词也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在如此熟悉而又轻快的歌曲中进入课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使学生由歌词引出,较快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富有童趣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题的朗读要注意“哪里”的“里”读轻声。 二、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 2. 出示填空: 春天在( ),在( ),在( ),在( ) 。 听课文录音,交流完成填空: 春天在(枝头上),在(草地上),在(竹林里),在(田野里) 。 (1)学习生字“枝”(提醒字音: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2)指导读句(“上”和“里”读轻声)。 3.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 出示填空:春天在( )、( )、( )和( ) 。 说明: 整体感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起着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和理清课文脉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从小培养学生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来感知全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好习惯。 三、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仔细看,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跟以前可大不一样啦!他们都有哪些变化呢? 2.交流并出示句子: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读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一个问号。全班交流: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a.学习生字:柳(巧记字形:中间的一撇和一竖多像柳条儿在跳舞呀) b.“桃”和“柳”的部首都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c.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在微风的吹拂下,嫩绿的柳条儿翩翩起舞,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真是“桃红柳绿”,美丽极了!(板书:微风 桃红柳绿) d.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一小节。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a.学习生字:醒(读准后鼻音,提醒酉字旁里面的短横不能漏);换(交流笔顺并闭上眼睛自己书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春天的雾轻轻的,细细的,在它的滋润下,草儿由黄变绿,仿佛换上了一件新衣裳!(板书:轻雾 草儿换衣) 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二小节。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a. 理解词义:探(做做动作,理解词意:探出头)与”钻”比较。 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雨像细丝,像牛毛,飘洒向大地,在它的阵阵呼唤声中,竹笋宝宝就从地下探出头来啦!(板书:细雨 竹笋探头) 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a.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在它的照耀下,麦子变青了,菜花变黄了,粉紫的蚕豆花儿也开了,还很香呢!(板书:暖阳 麦青 菜花黄 蚕豆花儿香) b . 指导朗读句子和第四小节。 说明: 识字仍是一堂课的重点,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后,已经积累了一套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大可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由识字,交流体会。值得提醒的是生字的学习要各有侧重,针对每个生字音、形、意的难点加以突破。学生在大组交流时需要教师从旁点拨提醒的地方。此外,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与识字环节并重。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或多媒体的动态画面,结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多种形式朗读全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赛一赛读——做动作读等) 2交流: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枝头上、草地上 、竹林里和田野里的变化,你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b45cf1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