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一、诗人名片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一事连坐,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出名,其诗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宇轩昂,风格豪放。杨炯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 二、诗词故事 初唐四杰的排序 “初唐四杰”排成“王、杨、卢、骆”的挨次,据说富有品第文章的意义,这是我们熟知的事实。如按年龄挨次,则应为卢、骆、王、杨,其间卢、骆要比王、杨平均大了十岁的光景。杨炯对此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由于杨炯年纪小得多,名字反在卢前,有愧不敢当之感,故说“愧在卢前”;反之,他与王勃是同年(同榜考中),名字在王后,说“耻居王后”,是不甘心的意思。 三、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平调曲”,汉魏诗人常用这个乐府题写军旅生活,但到了唐代,汉魏乐曲大多已经亡佚,诗人只是用这个乐府题来写诗,无法协作乐曲演唱了,所以这首诗原来应当属于“乐府诗”。但是对于诗歌句式、音律、结构的审美习惯却使六朝以来的诗人把这种“乐府诗”也渐渐写成了五言八句、平仄相间的格式,便使得后人一概把它们称为“五言律诗”,其实,在初唐诗人心目当中未必有现在那么明确的格律概念,也未必是有意要写出一种与乐府、格式都不同的“律诗”,只是一种审美习惯使他们写诗的时候不约而同地留意了句式、平仄与结构而已。 一、诵读,整体感知 1.依据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 提示 该诗有两个特点:一是风雄骨健,表达了作者乐观参军、保家卫国的雄壮情怀,尤其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掷地有声;二是接受跳动性结构,节奏明快。朗读该诗,既要慷慨激扬,肤浅有力,又要节奏明快,气概雄壮。 二、悟读,诗情画境 边关告急,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奉命出征,将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沙场大雪布满,遮天蔽日,暗淡了军旗上的彩画,咆哮的狂风中交织着进军的震天鼓声,仿佛吹奏着成功的号角…… 三、品读,鉴赏评析 1.首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其中“照”字用得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心中自不平”中的“不平”具体指什么? 答案 “照”字渲染了紧急的气氛,用夸张手法写外患严峻,情势危机,生动传神地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仿佛真的看到战火已在眼前一样。紧急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不平”指面对敌人入侵,义愤填膺。 2.开放想像,描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所呈现的画面,并加以赏析。 答案 大雪布满,漫天飘舞,天色昏暗,战旗上的彩画已凋落斑驳;狂风咆哮,战况激烈,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诗人不从正面着笔,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从人的视觉动身;“风多杂鼓声”,从人的听觉动身: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出心裁,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诗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急心情和肃杀气氛,以自然环境中的风、雪的冰冷与无情代替了对血腥战场的直接描绘,手法极高。 3.最终两句接受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和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和武人得到重用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忠君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b5c870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