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思想品德课程新标准的德育新理念

时间:2023-03-15 06:28: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读思想品德课程新标准的德育新理念

我们所熟知的道德教育的场景是学生坐在教室中捧着德育书本,诵读着别人的道德故事,尊崇着别人的高尚情操,俨然成了一部道德教育片的观众。此种知性德育模式下生成的结果可想而知。教育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指导当前道德教育工作的最有效的工具。如下即是对该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剖析与领会。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 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 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3]

其实,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肖川教授在《我的教育视界》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那么,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4] 足以见得,生活拥有一种魔力,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标准二、(一)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一)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润物无声、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




可以说,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小蔓在《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以为本,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二)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倡导学生珍爱生命,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二)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他者的存在而存在,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ErlebniSe)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使道教育鲜活起来,有人情味起来,它如一缕春风,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79887c7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