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翻译之文化意境为本

时间:2022-08-01 05:1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翻译之文化意境为本

作者:万丽君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8年第12

【摘要】翻译的文化导向是顺应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而文化意境是文化导向的表现形式,文化导向是翻译的生命线。本文试从探讨翻译在开放性社会中的文化导向本质出发,分析翻译当中的文化诉求;再结合我国古诗《鸟鸣涧》的翻译去追溯翻译当中文化意境的展现,得出翻译的文化导向是翻译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多元发展的自然选择。 【关键词】文化导向;文化意境;翻译;文化全球化;《鸟鸣涧》

【作者简介】万丽君(1984.09-),女,南昌理工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翻译的文化导向本质

无论是文学作品,亦或者影视作品,亦或是文化遗产的载体在传播过程中,文化导向性越来越突出。翻译并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从早期的严复强调信雅达只是简单地强调语言上对等,文字所承载的信息不仅仅有语言信息,更多的是文化意境。社会越发达,越文明,文化意境越重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意境甚至演变成文字的生命线。谢天振曾经在其著作里提过:我们的翻译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穿搭文化意象所蕴含的基本信息,其次是追求译文能意显字畅。因此,可以说文化导向是翻译的本质性走向。

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社会的兼容性越强,对文化的包容性也越强。受全球化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昌盛上。文化的繁荣表现在百家齐放。不是人为地选择异化或者归化,而是以无比的包含性,让异化和归化自然角逐,社会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便要求弱化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译者的职业道德。同时,对译者的要求也高了。译者不仅仅要对源语言运用得得心应手,而且对源文本所在的源文化要进行深入的了解。相应地,文本的文化性要尽可能地实现最大化,而文化意境的再现便是其中的一种。 二、《鸟鸣涧》译文中的文化意境

以我国古诗为例,古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它所承载的文化性不言而喻。在古诗的翻译中,文化传播功能占首要位置。译者要完美地再现当时的文化场景,既可以从选词的斟酌上,也要从行文的结构上,更多地是从诗人的心境和诗文的意境出发。如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为例。该诗恰到好处地把人、山、月、鸟、涧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诗画合一的境界,是我国山水诗歌发展到巅峰的代表作。翻译时不仅在诗文结构上要尽量靠近原诗文,而且人景合一的意境及其当时诗人所处盛唐时期那种心灵极致宁静与淡然展现出来。下面我们来欣赏下两种不同的译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cfd14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