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体现再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自然也对西方文学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从圣经里接受了丰富的遗产。西方伟大的文学著作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 《旧约》中的人物参孙是个典型的复仇者,后世文学中不少作品都带有“复仇”的影子。如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对瑞那夫人的复仇;如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情节; “爱”与“恨”的主题《圣经.雅歌》中对爱情的描写没有介入任何的宗教成分,这份“爱”便显得纯洁、质朴。上帝创世纪赐予人们光明、赐予人们食物更是博爱;“恨”的主题在《圣经》中也有明显凸显。如摩西的哥哥对摩西的仇怨等等。“爱与恨”交织在一起使《圣经》的感情更加的丰富。“爱与恨的主题“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的极大的影响。如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了一个圣人“米里哀神父”,一个男人“冉阿让”,一个女人“芳汀”,一个孩子“珂赛特”的故事,雨果说他在这本书中所指出的三个问题是: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在这三个问题充分交融了爱与恨——米里哀神父对所有人的博爱,芳汀对女儿珂赛特的爱,马兰德对芳汀和大家的爱;冉阿让对因偷窃一块面包入狱后,坐了19年的牢,出狱后对社会的仇恨。 《圣经.雅歌》的爱热烈、奔放和忠贞不渝。后来这种奔放不羁的感情抒写方式也成为了后世的表现之一。如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和的瑞那夫人之间,刚开始由于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顾忌,因此将彼此的感情稍有隐藏,但当爱情的火花爆发之后,两人的爱情便得到了直接的描写:于连不惜一切代价与瑞那夫人幽会等。西方人表达感情是直率的,不似中国人那样委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中世纪的西方,美好的爱情受到宗教禁欲主义地压制,但尽管如此,却依然不能遏制人类对爱情的追求,这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本性与宗教禁锢人欲的“神性”进行了坚决的抗争,尽管这种抗争都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政治与爱情是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范畴,一旦融入一起总是难免发生纠葛。纵观中西方文学作品,我们总会发现面对强大的政治威胁爱情往往显得羸弱,而且必将走向毁灭。 《阴谋与爱情》。它是一部描写爱情与政治冲突并遭毁灭的戏剧。故事讲述了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最终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爱情与仇恨随着死亡一起消失,政治阴谋的制造者也落入永远耻辱的深渊。 西方文学描写的世俗爱情往往与死关联,几乎达到了凡有爱的地方,就有死亡的阴影的地步。爱与死关联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多种原因来看的。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也是一代表作。安娜与卡列宁婚后八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相遇并对之产生了好感 ,陷入了急风暴雨式的恋爱之中,但她身上被渥伦斯基挖掘出来的爱却也一步步地导致了她的毁灭。她对爱的全身心投入却得不到渥伦斯基的相应回应。渥伦斯基并没有把爱视为生存的根本,使得安娜既无法获得爱的慰藉也无法获得社会的宽容。最后剩下的是只有死亡这条路的选择。 西方文学恰恰非常重视人生如水般的流动性和易逝性。西方文学不仅不避讳灵魂有其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同时把人类积累的痛苦、摸索以及晦暗全部展现了出来。也就是西方文学所说的:裸露的灵魂是美丽的。所以西方文学里爱多热烈而奔放,恨则深刻而绝望。爱与恨交织,形成了色彩鲜明,情感浓重的伟大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a5b9ee0975f46527d3e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