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非罪之间——《判我有罪》的法理学解读 康凯丽;陈肇新 【期刊名称】《研究生法学》 【年(卷),期】2013(028)001 【摘 要】法律电影作为将电影的艺术性与法律的学术性相结合的产物,往往在不经意间透露出重要的法律问题。文章借助电影《判我有罪》,以美国法律制度中陪审团制度的机能、理念为制度进路、陪审团制度背后所体现的程序正义观念为观念进路展开阐述,探讨了在正义理念下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联系及其异化,并由此指出正义理念的道德性和法律性分野的问题,分析普通民众对于正义(善)与非正义(恶)的一般认识,从而探究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正义道德性与正义法律性的争纷,最终达致相互统一的理想状态。 【总页数】8页(P116-123) 【作 者】康凯丽;陈肇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924.11 【相关文献】 1.许霆案的要害在于"罪与非罪"——质疑许霆案有罪判处 [J], 张赞宁 2.“贼心不死”才当上导演专访《判我有罪》导演孙亮 [J], ; 3.社会学法理学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解读庞德《法理学》(第一卷)第一部分 [J], 苏胜利 4.纠缠于罪与非罪之间:“裸聊”行为的双维解读 [J], 俞小海 5.中国香港首判BT有罪 [J], 郑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63bb38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