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中的“床”是指睡床吗? 最近,我班刚学完了《静夜思》这篇课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李白著名的诗句妇孺皆知,对诗句的理解,多年来我一直认为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睡床”。课后,偶尔查阅资料时发现:将“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理解为井床则更为合适,井床是井台上的围栏。而不应理解为现今意义的“睡床”。 一、“井床”新说源流考 “床”字有多种释义。《康熙字典》对“床”字给出二义:“人所坐卧曰床”,“又井干曰床”。据《辞海》解释,“床”字有三义: “卧具也,古坐具亦曰床”;“凡安置器物之架曰床,如笔床、墨床、琴床”; “井上围栏”。 传统的“睡床”说,从诗意上讲并无不妥,但从情理上讲却略有不足。月光透过窗户照到室内是可能的,但看见床前一片银白色而疑为霜则不大合乎情理,即使生性浪漫如李白,情思再恍惚恐怕也不至于会认为霜下到室内床前地面上。有的注家为了使“疑是地上霜”的“疑”字疑得合理些,于是进一步在情景想象上发挥:诗人见到床前月光,然后披衣下床走到室外,见地面一片银白,疑是地上下了霜,然后望月思乡⋯⋯。这样敷衍当然也无不可,诗句原本不乏跳跃性的。 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按照第3项理解,原来“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井床”而非“睡床”,李白是在室外徘徊在井边,见月光洒地而疑为霜降的。 根据可查资料,最早将“床前明月光”的“床”解释为“井床”, 井边栏杆的,是金用《唐宋诗词三百首》。该书对李白《静夜思》注释全文如下:“床,卧床。古义又作‘井栏’。《韵会》称‘床’,谓‘井干’,井上木栏也。此处‘床前’指井栏前。耿建华选析的《唐宋诗词精华》, 诗卷中李白《静夜思》注释指出:“床,旧注多作睡卧之床解,其实床亦有井栏之意。”稍后,朱炯远《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分析李白这首诗时指出,“近年来,又有人对本诗首句‘床前明月光’作出新解释,认为‘床’不作睡床解,而应作井床解。李白还有一首诗,题目作《长干行》,其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样的句子。朱先生加的注是:“床,指井床,围住井的栏杆。”对诗句的译文是:“郎君你骑着竹竿当马跑来,我们俩围着井床玩弄青梅。”同一个诗人的诗作,同一个诗选本,同一个注释者,“绕床弄青梅”的“床”字之前并未出现“井”字,却是被注释为“井栏”的。张天健《唐诗答疑录》对唐诗中不少流传很广的名句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作者的看法。该书开卷之篇就是《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之疑》,作者明确主张“井床”说。这些都是支持“井床”说的论据。 二、“井床”说之旁证 (一)“床”作“井床”,井栏。 解除上述《淮南王篇》的“后园凿井银作床”、李白《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长干行》的“绕床弄青梅”,从诗词中还检索到一些例子: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中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句,李贺《后园凿井歌》诗中有“井上辘轳床上转”句,叶笃庆《秋叶》诗中有“碧梧院落银床静”句纳兰性德《美人》词中有“银床淅沥青梧老”句这四例中的三例“床”字前有“银”字作修饰, 所谓“银床”,意指井栏之华美,但作“井床,井栏”解是一目了然的。上述引用的各例中“床”字不作“睡床”解当是不容置疑的。 (二)依据古建筑特点,确定作者立脚点。 从这首诗来分析,如果将“床”字作为床铺讲的话,说明作者的立脚点在居室之内。作者初醒后发现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内床铺边, 自己便怀疑是地面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试想古代的窗是用纸或布( 纱) 来糊成或贴上的,月光怎么可能穿透窗户而照进居室里呢?这在一些武侠片中可以看到,一些江湖侠客在漆黑的夜晚,用手指沾一点唾液,轻轻把窗户纸戳一个洞„„请问月亮能穿过窗户纸在床前的地上洒下一片银霜般的月光吗?倘若窗户没有蒙窗户纸,但古代的窗户一般有窗格子,月光透过这样的窗格子,在床前的地上只会留下参差斑驳的光斑,不会形成大片的月光,恐怕难以让诗人“疑是地上霜”。有人说月光是由门缝照进居室的, 但由“地上霜”可知此时为深秋的月圆之夜。深秋时节卧床休息时是不至于敞开门户的。但如果将“床”字理解为井床。则说明作者的立足点在户外。夜深人静的秋夜。作者辗转难眠。于是移身户外院中, 此时的庭院是寂寥的。 皎洁的月光照在井床旁边,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蓦然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睛一看,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此时作者才完全清醒, 既而有了“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其实,如果是在室内,月光是透过窗户也好,门缝也好,照在了床边。作者举头的话,一般是看不到完整的明月的。因为缝隙毕竟是有限的。但如果是在户外庭中,在井栏周围,诗人才能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低头,动作自如。银色的月光洒在这样的开阔地上,自然让他觉得“疑是地上霜”。作者发觉是月光后, 被吸引着举头一望:一轮绢绢素魄正挂在夜幕之中,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这样, 面对开阔的夜空视野和凄冷寒彻的明月。作者才会倍感自身的渺小和孤独。由明月而引入思乡的情感就自然神显了。这说明, 将作者立于户外。即把“床”字理解为“井床”又有着必要性,从这方面讲它又是合情的。 (三)作者触“井”生情的思乡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4967dc4bb4cf7ec4afed0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