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意蕴 作者:宋军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05期 马致远的《汉宫秋》,集中了历代史书记载、笔记小说、文人诗篇的成果,又做了新的发展。从中我们是不难看出马致远的创作意图,即从“历史”中寻找镶嵌自己情感、意念的框架,致力于寻找沟通自己情感与“史实”之间的连接点,从而对“史实”进行了大胆的选择和改造,以“借古喻今”,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家国衰败的痛楚 《汉宫秋》创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当时的中原各族人民,不仅目睹了蒙古铁骑南下的这场战争,而且深受这场战争给自己带来的“亡国”之痛,他们往往把自己的遭遇与昭君的遭遇联系起来。譬如南宋丞相文天祥被俘北去,就有“俯头北去明妃泪”的悲恸。马致远作为一位汉族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情绪和民族意识较重,有感于蒙古铁骑的野蛮掠夺、屠杀和当时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在内心时时升腾起潜在的民族意识。因此在激昂的民族情绪的感染下,借昭君的故事抒发昭自己对“故国”的怀念,曲笔描绘出一幅真实而又复杂的时代悲惨衰微的画卷,反映了其强烈的民族意识。不可否认,在《汉宫秋》中马致远的“爱国精神”与其狭隘的忠君思想是统一的。所以,他在剧中既批判了汉元帝不理朝政、任用奸佞,从而招致外患的不满,同时又十分同情汉元帝的遭遇。在马致远的笔下,汉元帝是一个多情、善良的帝王,把一片“爱国”热肠寄托在庸弱的君王身上,表现了自己“亡国余孽”的悲凉人生感受。 二、怀才不遇的哀感 马致远青少年时代饱习儒业,“夙兴夜寐尊师行,动止浑绝浮浪名,身潜诗礼且陶情。”为的是在新的朝代登上仕途,以期赏识重用。但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他仅作过像江浙省务提举这样的一类闲官,仕进无途,抱负难展。面对现实,马致远深感仕途发展无望,因此他有大量的作品反映仕途的坎坷,壮志难酬的感慨。在这样的处境中,他牢骚满腹,怒不可遏。但是,他的牢骚又不敢直接针对当时的元蒙统治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元代的法律规定:“诸乱制词曲为讽议者统死”。所以,他采用了历代知识分子习惯采用的方法,借古讽今,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在杂剧《汉宫秋》中,通过咏叹昭君的青春美丽和红颜薄命,生死异地的不幸遭遇,寄托了自己才华横溢,而无法“兼济天下”的汉族知识分子的天涯沦落之感,借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自己心头的哀感,是很自然的。 三、异族侵凌的悲恨 在《汉宫秋》中,作者着意点染了匈奴的强大,这是对十三世纪中国历史的真实描绘。金宣宗时,成吉思汗兵围中都,金王朝被迫以歧国公主和亲;元世祖时,伯颜丞相率兵包围临安,向南宋王朝强索了大批宫女。至于元灭夏、金、宋时,后妃嫔女、王室宗女被奸淫蹂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3e6b3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