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学科 年级 二(2) 月份 四月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个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协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所以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使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使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存有: 首先,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我制定了了以下的措施: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术本(口算专用),每天晚上回家让家长出20道口算(其中,加减乘除各5道),同时继续每天早上的口算训练,希望能在一段时间后见到成效。 其次,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不强。有的同学不会准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准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一、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动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利用生活经验,促动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二、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使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协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第一个问题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的理解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三.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实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071036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