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 吕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词人姜夔及其词风,学习如何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词作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了解本词的表达技巧并品味其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发挥想象,体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今昔对比体会《黍离》之悲的内涵 难点: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扬州自古繁华,而鼎盛在中唐,其盛况在唐诗中更是屡有反映,你能想起哪些诗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张祜《纵游淮南》 当时还有人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足见扬州的繁华富庶。几百年后,南宋词人姜夔也来到了扬州,那么他看到的还是不是那个胜似仙境的扬州呢?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板书课题、作者) (二)知人论世、整体把握 (1)知人论世 作者及背景 见课本37页注释12,指导学生划出重点语句。 (2)诵读吟咏 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读词前小序„注意三个层面:字正句顺;感情基调;语感(语气、语速、节奏)‟ [补充] ①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重点解释) ②词的节拍不像诗那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如 “算而今/重到须惊”、“年年知/为谁生”等。 ③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 2、指名朗读(语速要缓慢、绵长,语调要低沉、悲吟) 3、听朗读录音 3、教师范读 (3)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大屏幕展示三个思考题) 1、上阙中那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学生动手圈注) 明确:空城。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可以看出。 2、下阙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 明确:“惊”字,表现出词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师问:作者借杜郎之口抒自己感时伤世之情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师问: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引导学生巩固拓展) 明确:“犹厌言兵”的是“废池乔木(树尤如此,人何以堪?),凄冷无声的是“月”(借月之凄清,无声言人之悲切伤感)。 3、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明确:最好是“名都”,还有“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繁华热闹。这些景象是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引用前人诗句是本词一大特点,请阅读相关的四首诗。(多媒体投影杜牧的四首诗,学生齐读) 师问:造成昔盛今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哀叹“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让我们重新读一遍,再次感受作者的黍离之悲。(学生齐读全词) (三)重点词句欣赏 这份感慨,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如果没有,那么作者是借助哪些表达技巧抒发感慨的?请以例句说明。(方式: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赏析示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明确:首先,此句化用杜牧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让我们想到昔日热闹场景,以此来反衬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以乐景衬哀情,从而倍增今日之凄清。 其次,抓重点意象“月”,转寄情思,抒发感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月”诗句(意象拓展,学生自由回答)?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却借助“通感”手法,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伤感、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凄清、感伤气氛,寄托悲怆之情。 师问:“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谁结合自己的体会给大家谈一谈?(知识迁移) 明确:“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它不仅表明号角声音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还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黍离之悲”更为具体。 (四)拓展延伸,改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560b485f0e7cd1842536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