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簪花仕女图》年代新论 作者:赵芯 宋巧红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9期 传为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具有鲜明典型性和很高艺术造诣的名作。一直以来,此画为清内府所秘,世人难以闻知,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始从溥仪的长春伪宫流出,解放后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近年来,由荣宝斋复制成木板水印,人民画报也制成彩色版发表,才得以与人民见面。此作绢本设色,纵45.75厘米,横179.60厘米,全图分为四段,总体描绘了一幅唐朝贵族妇女消闲生活的场景。画卷右上角“乾”圆印,左下角有“绍兴”印,这提示了成画时间下限为南宋高宗时期。 本文研究了一个艺术史争论不休的议题,即《簪花仕女图》究竟为何时所作。笔者将目前存在的几种重要意见归纳于下:部分学者持唐代说,如杨仁凯认为是中唐作品,李星明、徐书城认为是晚唐作品;另一部分学者持五代南唐说,如谢稚柳、孙机还有沈从文持宋代说。笔者从唐宋墓室壁画中类似女性服饰同《簪花仕女图》仕女服饰比较,以及从图中花卉种类、宋代流行一时的“四时”与“一年景”装饰风格分析,认为此画可能是五代至宋代所作。 一、服饰的比较分析 《簪花仕女图》中六位仕女的外衣与内衣搭配均较罕见,外衣并未系腰带,外衣内未穿中单,内衣仅穿弧形的抹胸,腰带扎在高腰裙的乳下部位。中晚唐常见贵族女外衣是襦衫。襦衫领型多样,有窄袖也有广袖,但襦衫多数短约至腰,所以下摆大多扎进下裙,用腰带在胸部系紧。如晚唐莫高窟156窟,张义潮夫人《宋氏出行图》壁画中宋氏夫人的直领襦衫,衣袖中宽,下摆扎进裙内,内穿白中单,在胸部系腰带。由此分析《簪花仕女图》仕女上衣与中晚唐常见贵族女上衣长短与穿法差别较大。但中晚唐已有外衣内穿抹胸的穿法。 五代时期是唐代向宋代女服演化的新旧交替过渡期,女服继承了部分晚唐款式,也出现了一些新款。四川成都前蜀王建永陵棺床壶门内浮雕女乐伎的广袖上衣均比较短,下摆用腰带束进裙内,衣外披云肩。永陵不远处发现的王建后妃墓出土一女性石像,石像服饰与《簪花仕女图》五仕女服饰颇为接近,特别是外衣,也是对襟直领长款,胸前有丝带,打结系着,衣袖略窄于广袖。由此推测《簪花仕女图》仕女的服饰穿法也许流行于五代。 二、“四时”与“一年景”的装饰风尚 由五代至宋,视觉图像中大量出现“四时”主题。如南宋李嵩《花蓝图》一稿三本恰为三个季节,为“四时花”中的“三时”;《宣和画谱》中记载北宋赵昌的《四季丛画图》《四季花引雏鹩儿图》等,说明“四时”画题流行于宋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簪花仕女图》虽为人物画,画中的花卉却种类繁多。若将仕女所簪、所拈和所饰的花卉进行辨认,从左到右首先便是辛夷花;紧接着右边第一位盛装仕女,手中拈蝴蝶,高髻上簪芍药花;第二位仕女,外着红色披帛,高髻上为海棠与茉莉;第三位仕女手持石榴花,高髻上簪荷花,披巾上为牡丹图案;第四位仕女,似为侍从,不簪花,团扇上有牡丹花;第五位仕女,高髻上簪绣球花;最右一名仕女高髻上簪牡丹花。仔细考虑,左边的辛夷花又名“望春花”,花期为2—3月,属于“冬时”;第一位仕女手中的蝴蝶为春、夏、秋三季昆虫,发髻上的芍药花期也为5—6月,属于“春时”;第二位仕女高髻上的粉白色海棠,春季花期为4—5月,也属于“春时”;第三位仕女手中石榴花花期为5—6月,一些品种开至10月,其发髻上的荷花花期为6—9月,属于确定的“夏时”;第四位仕女团扇上为牡丹花,第五位仕女高髻上的绣球花期为6—7月,初开为白并逐渐变红,且仕女手握轻纱,似乎略感炎热,应为“夏时”;第六位仕女发髻上亦为牡丹花,牡丹虽为春花,但亦会“秋发”。北宋蔡襄曾作《季秋牡丹赋》,清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云:“淳化三年冬十月,天平兴国寺牡丹红紫盛开,不逾春月,冠盖云拥,僧舍填骈。”可见宋代已有秋牡丹。所以此画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故具有“四时花”的主题。 宋代属于花卉文化和“四时”美学观念比较成熟的时期,并出现了大量花卉著作,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制作楷模》中亦载:“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萼后先,逮诸园蔬野草,咸有出土体性。”可见宋时喜欢用“四时”的趣味来经营位置。就连日常器物的各类图像中,“四时”也被何为一景。《梦粱录》亦载:“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更有罗帛脱蜡像生四时小枝花朵,沿街市吟叫扑卖。”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载:“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同时,宋代出土的各类器物多有“四时花卉”合一的形制,如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出土的一件戗金朱色斑纹黑漆长方盒,其图案除盖面是景色图外,四周立墙上施花卉纹,正面细刻梅枝、莲荷相交,背面牡丹、秋菊相映,侧面分别是山茶、栀子,正是典型的宋代“一年景”纹饰。既然理论和实物都能有力地证实“四时”及“一年景”的美学观,那么“四时花”同在一卷是甚为符合宋时趣味的。 综合以上证据来看,笔者以为,《簪花仕女图》是宋人受自宋代盛行的花文化以及“一年景”观念影响,以及五代流行的服饰等的推测,认为此画也许绘画于五代至宋代期间。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赵芯(1991—),女,汉族,籍贯:陕西;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2016级美术史专业,师从王锐导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第二作者:宋巧红(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史专业,师从王锐导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02f08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