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1-20正确判断题(整理打印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等教育学 1、 国际性是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之一。 对 7、 教师专业曾是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令人尊敬的四个传统专业之一。 对 8、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对 9、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它的普遍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门化教育的缺陷。 对 12、 培养目标是课程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 对 19、 在签订教师工作合同的过程中,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 对 20、 绩效考评具体可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对 1、 实验教学法具有费时、费钱、效率比较低的缺点。 对 2、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目标。 对 3、 科学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基础。 对 9、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 对 10、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对 15、 在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他们一反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兴趣、极强的接纳能力和灵活性。 对 2、 教育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大学起源于商朝的“右学”。 对 13、 导入新课的目的是顺畅地拓展教学通道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 16、 科学研究是从已知探索未知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 对 18、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 对 19、 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高水平的教师和高质量的毕业生。 对 20、 科学定岗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 对 1、 依照国际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 对 7、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学习、实践和反思。 对 8、 大学生既是特定机构的群体,又是受教育者。 对 9、 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坚持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从静听、受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自觉自律的活动主体对 18、高校的组织结构是指高校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及其配合关系。 对 19、 高校组织的松散结构特征表明高校并非严格的科层化组织。 对 1、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对 3、 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对 4、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规律构成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对 5、 我国高校管理变革中出现了“去行政化”的改革动向。 对 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专门人才”。 对 15、 高校教学没有以科研做底子,好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教育。 对 20、 科学定编定岗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前提。 对 1、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古代书院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衰落对 7、 对大学教师而言,沟通能力处于基础地位,制约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工作。 对 15、 理想的教学计划既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体现科学发展趋势和学生成长规律。 对 20、 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核心是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和合同管理。 对 6、 《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对 7、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日趋成熟。 对 13、 课程方向的人文化的要求反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重新强调大学的普通教育,特别强调旨在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及哲学的课程内容。 对 1 14、 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蔡元培。 对 15、 讲授以其基本形式而言,是最适宜于教与实施有关的知识的。 对 17、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对 18、 高校教师具有忠诚于所在单位和忠诚于自己的学科或专业的双重忠诚的特点。 对 19、 战略实施比战略规划更重要。 对 20、 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教师质量是大学生活的根本。 对 5、 我国需要继续培育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 对 6、 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范围。 对 3、 我国国家教委启动的“211工程”意指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建设100所大学。 对 11、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 对 13、 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对 14、 教学的艺术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而教学的科学性应通过艺术性来体现。 对 18、 西方高校领导体制的共同特点是集体决策,校长负责执行。 对 6、 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 对 10、 高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对 13、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注意课程的横向结构,也应注意到课程的纵向结构。 对 3、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我国古代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 对 4、 任何类型、任何层次的大学都有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 对 10、 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对 13、 校园精神即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是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 对 6、 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 对 11、 高校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是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 对 3、 文献的检索过程也是权衡选题价值的过程。 对 4、 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对 20、 高校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高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 对 12、 教学计划的编制一般应经历目标的确立与表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三个程序。 对 15、 案例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习等教学方法进行的。 对 14、 讲授法具有比较经济、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对 16、 院校研究和行动研究都属于应用研究。 对 17、 国家精品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宽、厚、精、新的原则。 对 15、 案例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些教学论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 16、 院校研究即校本研究,是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对院校自身的研究。 对 20、 高校教师的培养应力求做到时效性、层次性和超前性。 对 11、 高校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对 18、 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的前身是我国最早的一批近现代大学。 对 19、官吏、牧师、法官和医生等。 对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dc4cfd941ea76e58fa04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