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些阅读练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让二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更进一步

副标题:这些阅读练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让二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更进一步

时间:2024-07-29 10:4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年级# 导语】小学语文除了基础字词的练习之外,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写是学生思想和视野的表达,是输出的过程;而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是供“写”做准备的,是一个知识输入和储存的过程。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题训练:


  请爱护灌木丛


  一提到森林,我们就会想到树木。的确,没有树木就不能成为“森林”。但是,你要知道森林里不仅应该有树木,而且为了使森林中的树木生长得更好,还需要那些矮小的灌木丛。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市,“居民”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鸟儿。而很多鸟儿都是住在灌木丛里的。从早到晚,它们在树干上、树枝上和枝叶上搜索,一看到甲虫或青虫,立刻啄了带回巢里,去喂给它们的孩子吃。就像啄木鸟,他是树木的医生,能够吃掉树木里大量的害虫。如果把灌木丛砍掉了,在里面居住的鸟儿就会飞走。鸟儿一飞走,甲虫和青虫就过起逍遥的日子,开始大量的繁殖。对于甲虫和青虫来说,树木就是摆好宴席的桌子。它们有的吃树叶,有的咬树根,有的钻树干,树木就这样慢慢干枯了。所以如果你想保护森林,就应当爱护灌木丛。


  1.理解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市,'居民'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鸟儿。”这句话的意思是()。


  A.森林里住着很多人


  B.森林里鸟儿多,环境好,因为它们远离城市


  C.森林里有许多动物、植物,其中鸟儿占了很大一部分


  (2)“对于甲虫和青虫来说,树木就是摆好宴席的桌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A.鸟儿飞走后,甲虫、青虫就无所顾忌地吃树木了


  B.树木砍下来可以做桌子


  C.用树木做的桌子摆满了好吃的,甲虫、青虫可以大吃一顿


  2.想一想灌木丛、鸟儿和森林之间的关系,再填空。


  爱护灌木丛→鸟儿→啄吃→树木长得好


  砍掉灌木丛→鸟儿→甲虫、青虫→树木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再来仿写一句。


  有趣的太空生活


  在无边无际的太空里,几乎没有空气,人们在那里无法呼吸,就好像沉到水里一样。所以,宇航员要穿上宇航服,用来保护自己。一件宇航服有50多千克重,宇航服虽然很笨重,但这点分量在太空中实在算不了什么。


  在太空中,宇航员几乎没有重量,只要轻轻一蹬,就能从这边飞到那边。


  宇航员吃的东西像糨糊一样,装在像牙膏管子的容器里,挤到嘴里去吃,不让食物乱飞。


  洗澡要在密封的棚里,因为水不会往下流,要用真空泵把脏水排掉。


  太空生活多么的奇妙、有趣啊!


  1.在下面正确说法的后面打“√”。


  ⑴.太空里有很多空气。()


  ⑵.太空中宇航员几乎没有重量。()


  ⑶.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泡方便面吃。()


  2.宇航员是怎样洗澡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大象和老虎


  大象的身体很强壮,力气很大,鼻子很灵活,没有其他动物敢欺(qī)侮(wǔ)它。


  有一天,它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路上经过老虎的屋子。老虎不在家,小老虎出来说:“我是森林,你是谁?怎能随便到我这里来?”说完,便跑到大象面前,想用前脚()大象。大象用鼻子把小老虎()起一抛(pāo),小老虎由半空跌(diē)下来,不能再动了。


  1、读句子,在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画上“√”。


  ①说完,便跑到大象面前,想用前脚(踢打抽)大象。


  ②大象用鼻子把小老虎(顶卷抬)起一抛。


  2、补写句子。


  小老虎问大象:“我是森林,你是谁?怎能随便到我这里来?”


  大象说:“。”


  3、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大象,还知道小老虎。


  杨树和啄木鸟


  树林里,一排排挺拔的小白杨受到了人们的啧啧(zé)称赞。


  一棵瘦小的杨树听到人们对同伴的夸奖,心里很不高兴:“太阳公公太不公平了,为什么不把阳光多照在我身上?风伯伯也不关心我,为什么不把风吹给我?还有这些小伙伴们,为什么不把养料多给我一些?这样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成材啊!”


  一只啄木鸟听了它的话,不禁大笑起来:“小兄弟,你说的好像挺有道理,可是,你自己究竟做过什么努力呢?比如说,你的根为什么不扎深一些?身子为什么不挺拔一些?……”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的啄木鸟的话。


  2、小杨树怎么做才能和小伙伴一样挺拔?


  3、接着下面的句子再写几句话。


  小杨树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是这样,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⑴妈妈适合戴(),奶奶适合戴()。


  ⑵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


  2、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⑴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⑵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⑶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这些阅读练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让二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更进一步.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f8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