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A、认知
B、态度
C、智慧
D、谦虚
2、( C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
B、工作绩效
C、工作满意度
D、工作态度
3、最早提出组织的是( D )。
A、科特
B、梅耶、
C、阿伦
D、贝克尔
4、( B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5、( B )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
A、个体知觉
B、社会知觉
C、归因
D、群体知觉
6、( C)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7、( A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8、( D )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9、( C )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A、内因
B、外因
C、归因
D、知觉
10、( B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为者的人格、品质、情绪、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l1、( C )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鼓励的作用等。
A、知觉
B、内因
C、外因
D、归因
12、( C )包括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等。
A、内因
B、外因
C、稳因
D、 非稳因
13、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 D )。
A、赫兹伯格
B、亚当斯
C、莱文泽尔
D、弗洛姆
14、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分析的是( C )。
A、弗洛姆
B、莱文泽尔
C、爱德华·桑代克
D、赫兹伯格
15、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D )。
A、弗洛姆
B、爱德华·桑代克
C、英文泽尔
D、班社拉
16、( C )是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A、绩效
B、成员满意度
C、团队学习
D、外人的满意度
17、帮助团队成员设定团队议事日程,让团队始终瞄准目标,做出高效决策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的是( A )。
A、团队任务职能
B、团队维护职能
C、团队沟通职能
D、团队决策
18、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们结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够继续相处甚至有某种乐趣的是( C )。
A、团队沟通职能
B、团队任务职能
C、团队维护职能
D、团队决策
19、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的是( A )。
A、关怀维度
B、认可维度
C、结构维度
D、尊重维度
20、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属的A作任务和角色,以完成组织目标的是( A )。
A、结构维度
B、认可维度
C、关怀维度
D、尊重维度
21、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第下个综合的权变模型的是( A )。
A、费德勒
B、赫塞
C、布兰查德
D、明茨伯格
22、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置,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 B)。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参与模型
23、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是( C )。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参与模型
24、将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并在具体情境和工作结构下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 D )。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
C、路径目标理论
D、参与模型
25、( A )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解释的过程。
A、心理测量
B、心理测验
C、物理
D、物理测验
26、心理测量的工具是( B )、
A、物理测量
B、心理测验
C、物理测验
D、情商测验
27、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 A )。
A、人格测验
B、成就测验
C、性向测验
D、情商测验
28、( A )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标准化
29、( B )是指一个测验的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标准化
30、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 A )。
A、心理成熟度
B、心理承受度
C、精神成熟度
D、精神承受度
31、认知能力测验成绩与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大约在( B )之间。
A、 0、10~0、20
B、 0、2~0、30
C、 0、20~0、40
D、 0、10~0、15
32、( C )是决定人生成败、事业成功的两大心理因素。
A、人格能力
B、能力差异
C、能力与人格
D、智商
33、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一致,认为责任感与工作绩效有的正相关( C )。
A、≈0、1
B、≈0、2
C、 ≈0、3
D、≈0、4
34、( C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A、感情
B、继续
C、组织
D、组织成果
35、所谓( A ),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稳因
36、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 D )。
A、稳因
B、归因
C、非稳因
D、外因
37、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称为( A )。
A、稳定原因
B、人格、品质
C、工作难度
D、能力
38、团队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作用,完成任务的过程称为( D )。
A、边界管理
B、过程管理
C、职能管理
D、内部团队过程
39、( B )认为,某些个体、任务和组织变量可能成为领导的替代因素,或者使对下属的影响是无效的。
A、弗雷德·鲁森斯
B、罗宾斯
C、亚当斯
D、韦伯
40、人格测验中最常用的方法有:限定答案的客观式自陈量表和( A )。
A、不限定答案的主观式投射测验
B、不限定答案的心理测验
C、实际能力测验
D、人际关系的表达测验4
41、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是( D )。
A、测量
B、评估
C、考查
D、心理测验
42、最早提出( A )的是贝壳尔(H、S、Becker),他认为组织是由于员工对组织投人的增加,而使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心理现象。
A、组织
B、感情
C、继续
D、规范
43、( C )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白己相似的特性。
A、对比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44、( A )是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会不自觉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
A、对比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45、( A )模型被认为是有效的行为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方法之一。
A、组织行为矫正
B、关键行为
C、干预行为
D、整合行为
46、一个团队是一个小数目的人群,他们具有互补性的技能,一个共同目标、一系列绩效目标和他们共同负责的方法,可称为( B )定义。
A、团体
B、团队
C、集体
D、组织
47、( C )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灵活性”,即随机应变的能力。
A、管理人员
B、管理者
C、
D、策划人
48、并不总是对下属产生影响,因为对个体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产生影响的变量是很多的:态度、个性、能力、动机和群体动力因素( A )。
A、企业文化
B、企业精神
C、企业凝聚力
D、企业作风
49、( B )用来自评价中心的信息确认潜在的新领导候选人。
A、辅导者
B、加速站
C、培训者
D、领导技能
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四.doc正在阅读:
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范文600字06-24
2017保险销售人员的辞职报告范文12-05
2018成人高考报名系统平台入口_2018吉林白城成人高考报名条件04-01
走进杜甫作文800字08-25
2023梦想靠岸招商银行江苏苏州分行秋季校园招聘公告09-01
令我难忘的一天作文800字11-1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怎么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改报告08-18
2016年湖北随州市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