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8 00:4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以三段式反复的结构,讲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经历,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案 篇一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2.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只”等三个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

  2、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灵活运用汉字的偏旁表意功能帮助识字。

  3、能正确读写“单、居”2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偏旁表意并帮助识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课件出示喜鹊图)

  师#一年级# 导语:看,谁来了?学生跟喜鹊打招呼。板书“喜鹊”

  引导学生说说对于喜鹊的了解,课件出示喜鹊窝,学习生字“窝”。

  看,喜鹊把窝建在高高的树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六课——(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读课文,初知大意

  教师读文,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3、提问读第五自然段,进行指导。

  a、叽叽喳喳

  b、“一”字词语:天一黑天一亮一起

  三、朗读全文,识记生字

  1、我们再回到课文(课件出示第一、二自然段)。

  一字词语指名读。

  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孤单:谁认识“孤”的偏旁?你还知道子字旁的字吗?

  学习偏旁表意。

  单:也有一个要学习的偏旁,谁认识?你看它像什么?(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什么是孤单啊?为什么说树很孤单?为什么说喜鹊很孤单?

  师小结: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明白孤单的意思了。

  课件:我们看一看孤单的树和喜鹊。老师来读黑色部分,你们来读蓝色部分。

  只:这个生字宝宝除了读zhǐ,还读什么?组词。

  2、学习三四自然段。

  指名读。

  后来怎么样了?(随学生汇报出示生字:种都邻居)

  种:课文中说种树,还能种什么?我们学过它的另一种读音。

  邻居: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是谁?你的邻居是谁?

  大树,有了邻居你还孤单吗?小喜鹊,有了邻居你还孤单吗?带上表情一起读。

  3、学习5、6自然段。

  看图,天一亮,喜鹊们有什么快乐的事?

  招呼:呼单独读一声,连成词读轻声。

  招:冲老师招招手。

  呼:跟老师做动作。

  再看第二幅图,天一黑,小喜鹊们有什么快乐的事?

  静:安安静静

  乐:这个字我们还学过读什么?

  四、巩固识字

  1、拼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读。

  3、生字卡片读

  4、生字闪读。

  5、多音字词语。

  6、回文读。

  7、读韵文。

  五、指导书写

  1、整体观察生字结构特点:单、居

  2、观察练习

  3、展评修正。

  六、全课总结

  跟同学们一起学习,老师很快乐,你们呢?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4.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篇四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识字,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教学重点,我这样展开教学:

  在识记生字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再作总结:结合图片识记“窝”,认识子字旁、倒八。

  在精读课文时,我指导学生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1、指名分段读课文,填空:树和喜鹊一开始______,后来_______。

  2、树和喜鹊一开始为什么孤单?

  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三个“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直喜鹊”,体会“孤单”的意思,明确联系上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快乐起来了?师总结:有伙伴才快乐!

  我的不足: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做得不够好,不知到底如何用具体的方式指导学生读课文。以后我会多思考、多努力。 

5.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篇五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以三段式反复的结构,讲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经历,告诉学生:有了朋友,一起玩耍,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我将生字分成单个字“窝、都、静”,多音字“只、种、乐”以及词语“孤单、邻居、招呼”三类,并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认字,如:熟字相加法、找朋友、字理识字等。在指导写“招呼”二字时时,引导学生遵循“一看、二描、三写、四对照”的原则,在仔细观察笔顺以及占位的基础上指生提醒大家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笔画。文章一共两次出现体现心情的词语,一是“孤单”,二是“快乐”。在引导学生感受这两种心情时,除了通过联系上下文找到相关的词句,还让学生转换角色,通过“如果你是这棵孤零零的大树,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孤单的喜鹊,你的愿望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喜鹊,你会与同宿同归的小伙伴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与主人公产生共情,主动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过,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对文中的插图应用不到位,没有将抽象的文字具象化,若能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会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同时在课上更要注重课堂中生成性的东西,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其主体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1P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