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点难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意。 2 .结合作者诸葛亮生平,体会文章主旨,尝试思考其现实意义。 3 .结合具体文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感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难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难点:结合作者诸葛亮的生平,体会文章主旨,尝试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环节: (-)导入.破题: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家诸葛亮为了告诫、劝勉儿子诸葛瞻而写的一份家 书。 【设计说明】以破题直接导入,帮助学生基本感知《诫子书》的创作意图以助后文对于家书 深层内涵的理解。 (二)读准家书.齐读《诫子书》,正音正字。 【设计说明】对预习作业的注意字音字义,结合注释。 预设:夫fU 淫yin 躁zao 遂sui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那么/不 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关注课下注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2可合并进行。)2•结合预习单中诸葛亮写这封家书时的身体状况以及家书中对儿子的情感,说说应该怎么 读? 预习单内容: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明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 重器(能任大事的人)耳。”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明确】写这封家书时,诸葛亮已重病缠身,他托付兄长,为儿子的将来做准备,对儿子未 来不能担重任的担忧。作为父亲,牵肠挂肚地心情我们能理解。以诸葛亮的才学与智慧,他 既然希望儿子将来能担重任,那么他给八岁儿子写信直接对话,一定也是思虑周详的。 所以语气殷切、期待更有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稳重深沉。 朗读指导:①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穿插对“夫”的讲解。)②读好需强调之处的停顿、重读。 ③文章最后的极富情感。四字之间做短暂拖音,最后一个字拖音尤其延长 突出。 (当然朗读无定法,一切还是要根据学生生成做个性化处理。) 【设计说明】具体形式老师自定,可以是预习单形式,也可以是课上ppt呈现的形式。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诸葛亮在创作《诫子书》时的人生处境及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从而确定朗读的情感与方式。 [第二课时] (三)读懂家书1 .在古代,家书是相隔两地的亲人间沟通的主要方式。家书的字里行间即包含着浓浓亲情, 也包含着做人、处世的智慧。在这份家书中,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吗? 预设1:静。依据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J追问:那么“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请结合所学谈谈。(看似无关、实那么密切相关。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不会为贪图丰富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明确】(追问:可否改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非……无以”两句双重否认,从正面 对“静”的价值进行阐发,强调指出“静”与“明志”之间的关系。 我们之前所学的《论语十二章》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其根源就在于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与学问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培养君子 之行,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才会保持俭朴。静是俭的基础,是明志的前提。 【设计说明】分析“夫……致远”句,明确“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以及随文分析双重否认 的语言形式。 预设2:静。“夫学须静也”。学习需要宁静的环境,更需要宁静的心境。 【明确】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找到的两处均是以“夫”为发语,引发诸葛亮希望儿子在“君 子之行”和“学习”上均要做到“静”。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注意到“夫……”句引领下对“如何成君子”和“如何学习”两方面 的讨论。 3.作者抓住“静”字,静是治学修身成才的基础所在。那么作者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 几个条件呢?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品读,并思考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 治性。(反面,“静”的价值)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 ” 【明确】静一一志一一学一一才;志是成才的前提,学识成才的关键。惜时是成才的保障。 3.根据板书再次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设计说明】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严谨,前后相承。再次帮助学生理清思 路。 (四)课外迁移1.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写信给诸葛瞻“假设降者必为琅珊王”,诸葛瞻怒斩来使,其子 诸葛尚和也一同为国捐躯,战死在绵竹战场。一家三代,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作业布置L随笔:请从文中选择依据作为你的座右铭,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 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0cb889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