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货币运用 一、活动目标: ㈠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㈡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㈢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㈠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㈡压岁包两个。 三、活动过程: ㈠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㈡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㈢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㈣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㈤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㈥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四、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五、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279296a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