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对高校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探讨 作者:狄成宇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10期 狄成宇 摘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使得高校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变,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高校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本文从目前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高校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医院;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高校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医院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如何更快的适应新医改的需要,以及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克服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促进医院经济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高校医院财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基础落后,不适应医改要求 高校医院是高校的附属单位,在财务管理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仍采用着公费医疗时期的会计核算办法,应用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而没有完全采取独立核算的医院会计制度。例如,固定资产未提折旧、无形资产未摊销、应收医疗款未提坏账准备等等。导致不能恰当地反映具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高校医院的各项支出基本上都由学校解决,不存在市场经营风险。因此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很容易造成投资决策随意性大。例如,对大型医疗器械的采购是否与医院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相应的投资回报率相平衡未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从而会极大浪费医院资金,导致高校资金浪费。 3.未实行成本核算 高校医院作为学校的二级核算单位,由学校向其拨付资金和发放职工工资。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没有具体的要求;高校医院财务隶属于学校财务,导致高校医院只注重对收入的核算,而忽视对成本的核算;没有建立责任制成本考核体系,从而导致医院运营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4.预算管理不完整、不规范、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必须对预算制度、责任、指标、费用、定额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地细化。高校医院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的考证与沟通,编制随意强,预算编制不规范、不科学,资金运营效率较低,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5.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校医院财务规章和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全形成,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例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不健全。容易发生舞弊,个人单独进行决策,奖罚不明等行为。进而会发生购买大型医疗器械等方面吃回扣、员工没有积极性等现象。 6.财务人员缺口很大、整体素质不高 很多高校医院都面临着财务人员短缺及人员素质不高的难题,财务人员工作的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好坏。目前许多高校医院都有着单位小、人员少的问题,无法满足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对高校医院财务的要求。同时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也导致了高校医院财务出现诟病和纰漏。 二、加强和完善高校医院财务核算和管理的相关措施 1.应采用新《医院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的核算基础 新《医院会计制度》改变了过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提出了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的核算基础,兼有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提出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等为医院会计五要素。把旧《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会计五要素中的“支出”要素改为“费用”要素,此要素的改变,决定了医院会计核算不仅有取得收入的事实,也有成本补偿的需要。即医院会计核算对象有收入,要有费用,也要有成本补偿机制。建立医疗材料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固定资产建设成本、医疗业务成本等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使高校医院能够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进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收益,能够恰当地反映具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真实反映其价值 高校医院是高校的附属机构,依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固定资产的账务全部应属于高校财务,因而高校医院自身的资产状况与现行的会计准则有较大的出入,尤其是新会计准则要求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既不利于反映固定资产造成高校医院固定资的损耗,也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高校医院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长期资产补偿机制,通过成本补偿尺度,从收入中收回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损耗价值。这样,既能反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损耗程度,又能反映其实际价值。 3.实行成本核算,真实反映医药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医院应采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的作法,取消药品加成核算,实行医药“零差率”,要求医院将药品实际成本作为医疗业务成本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以便真实反映医药成本,为加强医院成本控制,考核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会计信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高校医院要培养和树立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建立责任制成本考核体系,以科室为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核算科室的收入、支出内容,按照规定的成本支出范围和成本确认原则进行科学的核算。根据收入按来源、支出按用途划分的原则,合理调整医院收支分类。配合推进医院分开改革进程,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将药品收支纳入医疗收支统一核算,进而规范医院的各项收支核算与管理。 4.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要严格执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医院内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医院成本核算制度、支出审批和报销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新医院会计准则要求高校医院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改变已有的会计账务处理模式,医院管理者是否拥有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是高校医院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进而较好的适应新的要求和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医院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按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设置岗位,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5.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医院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要强化预算的执行度,评估预算的执行效果。真正做到预算内容一经确认不得擅自更改。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进而促进医院规范运行。高校医院财务部门按期向学校财务处上报医院年度预算和决算报表;学校财务处要了解医院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活动状况,并进行财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校领导汇报。并通过引进医疗机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加快形成内外监督相结合、全范围、全过程的监督防范体系,加快高校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同时,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高校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环节出台并完善管理办法。 6.培养高素质会计队伍 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学习。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交流和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自我,使学历结构不断优化,专业能力全面提升,进而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完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让会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提高财务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忠于职守。 7.完善财务管理体制,规范高校医院财务行为 高校医院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大型医疗器械购置方面严格控制,在购置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风险分析、评估、招标,并且要经过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由于大型医疗器械投入的资金大、周期长、风险大、变现能力差。因此在购置前需充分做好设备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判断购置设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进行项目的预测分析。通过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回收期、投资回报率、净现值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进行购置该设备。 综上所述,高校医院的改革是一项涉及高校、高校医院、学生、教职工等各方利益的系统工程,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必将使高校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完善监督机制,真正服务好高校学生、教职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29dd29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