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剧学研究》

时间:2022-04-12 10:24: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这本书令人振奋之点,首先在于他所选取的视角很特殊。从上编的《元代戏剧学史论》来看,作者并没有像一般的史论那样,着眼于从时间的流程对元杂剧的起源、发展及其流变进行整体的分析,也没有采取以往研究的老套路:从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等方面来铺叙元代戏剧产生、发展、高潮乃至衰落的原因,而是代之以戏剧学家为出发点,将他们置于大文化背景下,结合个人的人生遭遇和思想情感,通过对他们的戏剧思想的剖析来探讨戏剧理念在元代的演化过程。这就宛若串联起一颗颗的珠子,将元代戏剧思想的衍生轨迹清晰地勾勒出来,从而使得我们对元代戏剧思想的演变有了一个更为直观感性的把握。这就是宁宗一先生所说的“历史性的研究与逻辑性的建构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宁宗一《元代戏剧学研究·序》),将宏观问题散化到一个个具体人物身上,通过对个体的分析来展示宏观全景。在这里,作者采用了理论阐释与实证考据相结合的方法,这也正是此书贯穿始终的一个原则,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理论阐述所带来的空洞枯燥,同时也不会忽视对理论的系统构架。两者相互印证,使得整部作品因此显得血肉丰满,厚实有力。

其次,他具有全面的研究意识。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样式,元杂剧当时极受人们欢迎,上自宫廷的达官贵人,下至市井的街头百姓,虽说还没有繁荣到希腊悲剧那样观戏有戏剧津贴,但不可否认在当时观赏杂剧已成为一种带有风俗化的普遍倾向。人们的踊跃参与再加上剧作家的倾情创作、演员的精心表演使得杂剧在元代风靡一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该说,这些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可以使得元代戏剧学的研究向立体化、纵深化发展,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都被忽视了。即使有的著作有所涉及,也只是流于一般性的介绍、铺述,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而陆林在下编《元代戏剧学专论》中从戏剧史论、功能论、作家论、创作论和表演论五大块,对元代戏剧理论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以期从多角度对元杂剧进行深入而精微的解读。在这里,他相对淡化了对创作个体独立性的论述,而主要从宏观入手,从社会学、叙述学、语言学音韵学心理以及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层面对杂剧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再现了元代浓郁的文化氛围与人世百态,另一方面梳理了元代戏剧在各个方面上的成就,不论是杂剧的社会功能、艺术成就,还是其内部的规律技巧、表现形式,抑或是剧作家的创作心路、表演者的演绎手法都给予了谨慎的定位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就使得陆林的《元代戏剧学研究》有史论又有专论,有叙有议又有考证,在不忽视既有的重要范畴的同时又有所创新,有所开拓,从而规划了一个元杂剧的完整理论构架。

在今天,中国戏剧独立于西洋剧、梵剧的独特戏剧理念与审美价值已经是世所公认的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关于中国戏剧的种种界说,我们仍不免借重于许多西洋剧名词和概念。陆林所做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更深的层面上说就是追本溯源,廓清了许多历史迷雾,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颇为可信的中国戏剧在成熟之初的理念形态。读过此书的人都认为陆林所做的理论阐发是坚实的。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8d2c19cfc789eb172dc8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