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 一、课题:古诗配画 教材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等,虽然他们各自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优秀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众所周知,我国绘画的最大特色是“四绝”,即“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只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有了本节课。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难点则是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转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了解)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练习)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接受)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要求学生收集“诗配画”的儿童读物,统计一下,共有几种?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 五、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古诗配画》,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1.出示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2.提问: 教材中选了那几首古诗?那几首诗是你熟悉的?那几首还不理解? 对照诗意,再研究一下所配的画不是符合诗意,如果你来配画将怎样处理? 从学生回答中,教师作针对性的评述,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二)讲解练习要点 介绍怎样给古诗配上适合诗意的画: 以《山居秋暝》为例。 (1)介绍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介绍诗人简历: 王维,字摩诘,山西人,唐代山水画家,作品情调激昂,气势奔放,有报国热情、进取精神和建功思想。诗“体物精细、意境优美、讲究技巧、风格清新,形神统一。” (3)选用诗句,解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画意,再配以山道石径,使山居秋天傍晚的景色更幽静美丽。 (4)为诗配画。 (三)学生作业 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启迪他们的想象,教师插讲为宋朝“深山藏古寺”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配画须讲究意境。 (四)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五)课后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04b65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