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3 10:2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品德与社会》心得体会



最近,我学习了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通过深入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后,感觉收获很多,倍受鼓舞加,一方面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另一方面也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面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和感悟。

当前,《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最大的改革方向是把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以及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放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规划;落实遵循儿童生活的真实过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习惯于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的多样性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贯穿《品德与社会》全课程,课程标准提到“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应该局限


于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知识世界,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实际,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实际,回归生活的实际以及回归现实的实际。只有这样,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二、《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更新理念,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做到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把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第三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教材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到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最后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1b7f5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