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之“惑” ——读《菊与刀》有感 提起《菊与刀》这本书,了解日本文化或者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它可以说的是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之一。本书的作者是由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一份研究报告。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 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关于日本文化给列出来的一系列书目的时候。但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当时就决定我一定亲自拜读一下这本书。教材上是这么介绍《菊与刀》这本书的:所谓“菊与刀”,其实是代表了日本人的两种极端的性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乃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这两件事物分别代表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或者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 书中的介绍引起了我自从大一开始学习日语,跟外教接触,和之前看过的介绍二战时日本所作所为的书,日本风格的电影,在那时就隐隐觉得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是很难去概括的,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述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拼命找到了一个词,却发现这个词不仅是片面的,有时候仔细一想,甚至都觉得是不正确的,不仅仅是准确与否的问题,之后就干脆放弃不再搜寻所谓合适的词。因为当时接触日语时间并不算长,也只是从上大一才第一次接触日语,所以就只是以为一定是自己对日语,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还不深,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本质才无法准确表述出自己所感受的。 然而,当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又重拾了自己当初对于日本人的那些粗浅的认识,觉得自己找不到词,或许不只是自己资历,见识所限,或许是这个认识对象本身就具备着这样的特征呢。一想到此,便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女人类学家究竟在这本书里讲了一些什么,究竟是怎样从专业的学术的角度去阐释日本人的。 该书形成的背景是在二战后期,那时,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尼迪克特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最终的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的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当我拿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如饥似渴地翻看着,书中对于日本人的描述,包括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以及中国印度等亚洲的文化的对比中,以前仅凭自己粗浅的感官认识而产生的困惑,终于在这里有了些许的共鸣和解脱。比如,以前我们在视听说课上的纪录片中看到日本人的严谨,坚韧和几乎于病态追求完美和细节,在影片中看到的日本人的谦恭,从外教身上看到的隐忍,从留学生身上看到的自我克制。同时,我们又能在新闻上看到日本人的自高自大,如高官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关于钓鱼岛争端的问题,这种自我的期许有时表现的竟是那么的可笑,在历史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残忍,对历史史实的否认,日剧里夸张的表情,幼稚的动作,电影里追求的常人无法理解的美,那“美”,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轮美奂,而是在极端条件下,在极端情境中的带着扭曲,甚至是戴着“血腥味”,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地的“美”,等等。。。。这些也仅仅是凭借自己所能接触到关于日语的,关于日本的,关于日本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一点点儿的认知,我实在理解不了这些零散的,琐碎的表现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之下而产生的。对于这些疑问,书中其实做了阐述,当然,并非就只是针对我 1 刚才所列举到的具体问题和现象进行回答,在那个年代可能还有些问题尚不存在,但是文化性格的本性不会改变,在这本书里我似乎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和认同,竟也有种安心的感觉。终于明白,或许我的困惑并非是问题本身,而是这本就是一个让人产生困惑的民族。矛盾的不再是我的疑惑的根源,原来矛盾就是日本文化性格的双重性的体现。 当然,在除了了解日本文化之外,由于这本书原本就是一项研究而整理成书,其实,它是一个学术的研究成果。所以在了解它关于日本文化的表述之外,注意到了本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看到前言里对于该书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等的介绍,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读研时,老师所讲到的研究方法,不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日语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有些可能需要搜集一些数据,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当时,我自己就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我并非是在质疑这种研究方法本身,而是在想,真的是所有的研究都需要做一个数据,只有通过数据才能得出结论,或者说才能得出让大家都认可的证据吗?只要有数据就是叫实证研究吗?当然,这个问题也跟导师讨论过,不过,导师的看法很暧昧,仍然未能令我完全信服。就这样研究生阶段结束了,当然,我也是采用了所谓的有数据的实证研究,不论怎样吧,也顺利毕业了。 然而,这本曾经震动了日本文化界,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至今仍然是关于日本文化的经典读物。那么这本经典著作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本尼迪克特是在日美交战的情况下研究日本的,她只能凭借间接资料进行“遥研”。当时看到这里,不禁惊呼,奇哉妙哉!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从未到过日本,不懂日语,间接资料,居然写出了一部成为经典的研究报告!所以,我想这个或许可以说明,至少可以说明,所谓的实证研究,所谓的研究数据应该并非是适用于所有的课题所有的研究对象的吧。 通过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在内容上解了关于日本人性格的“惑”,我想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了我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样双重的收获,大概不是任何一本书都一定能给予的吧。 附: 日本丛书 《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著 吕万和 熊达云 王智新 译 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简介:鲁斯·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1948年9月病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8ff1b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