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饮食男女》剧本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很有新意。主要体现在影片中大量的利用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把握独特而准确。其次是编剧极具技巧,剧本立意新,取得了极大地成效。 编剧技巧:首先,导演在一开始铺垫的人物与情节,在结局全部逆转,彻底打破人们的理性常规,带给观众出乎意料的感受。 剧本采取各种合适的技巧进行情节处理,独具匠心的人物的配置,蒙太奇转换,很好地做到了风景、人物、情感三者共融。 还有影片的精巧白描情节情节设置使得这部影片意味深远。白描的手法,最为体现在父亲和邻居单身母亲的孩子的关系中。电影中只用了一个“换便当”在开头点了一下。邻居单身女子的小儿子不喜欢妈妈做的午饭,为此老父亲每天给小孩子悄悄做好吃的午饭和他交换,自己吃那个小孩妈妈做的难吃的午饭。此外,老父亲坚持锻炼身体的线索也是一种留白的暗示,这些蛛丝马迹恰恰呼应了后来两人走到一起的结局。 除此之外,在男女的关系之中,导演巧妙的设置了的几组男女关系中,都是二女争一男:索菲亚与家倩争雷蒙,家宁与小芝芝争中国伦,锦荣与梁伯母争朱爸,家珍与锦凤争李凯(虽然是家珍虚构的),家珍与家倩争父亲。 剧本新意:剧本新意在于立意新,父亲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主要从人物分析,情节分析和与其他影片相比三个方面来讲述的。 (1)人物分析:第一,在一开始,家珍就表示了自己的想法,在三个女儿中,她是最想离开这个家的,然而,到结局时,她都没有离开这个家。第二,家宁是家里最小的,她最不可能离开家,在一开始,她自己也提到了这一点,然而,她去是三个女儿中第一个离开这个家的。第三,在第一顿饭时,家倩对锦荣说:“你就是我们家第四个女儿”,可结果,锦荣却成了自己的“继母”。下面这张图片中朱爸爸两边分别坐着锦荣和梁母,暗示着结局的出乎意料。 第四,家倩在三个女儿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都以为她不可能是单身,都以为最后嫁不出去的会是家珍,然而到结局,却是只有家倩没有嫁出去。 第五,家珍本来说要跟父亲一辈子的,可到最后也走了。这便是导演设置的巧妙之处,开始的铺垫与结局完全逆转,更加突出了剧情矛盾。 (2)情节分析:全片以六次家宴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个以饮食文化和传统的老父亲为代表的中国古老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伦理体系里一点点变化瓦解。第一次和第二次,是矛盾的展现,三个女儿面对满桌的饭菜毫无兴趣,而老父亲的味觉在逐渐丧失,这也就是一个传统家族的家长的统治力量在衰减,家庭面临着崩溃。第三次和第四次,最出乎意料的小女儿居然最先宣布离开家,之后是大女儿出嫁,矛盾进一步激化,整个家庭濒临瓦解。第五次宴会上,虽然女儿们都快快乐乐,看起来合家欢乐了,但是老父亲却突然宣布自己要和年轻的锦荣结婚,这个突然的消息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原子弹,作为传统的核心的父亲,却将整个传统颠覆的毫无保留。到了最后的一次宴会,父亲去二女儿家吃饭,一家人终于和睦了,这是一个新生,传统虽然被颠覆了,但是李安却让这种千年的中国伦理道德和亲情开出了新的花朵,有了新的出路,在谅解里达到了新的平衡,所以老父亲的味觉又恢复了。电影的最后,定格在电影海报的画面里,最为逆反的二女儿将汤侍奉给父亲,这温暖的场景,也就说明了传统的孝道复兴了,传统的家庭还是融洽了,之前传统和现代的激烈冲突和对立,如今变得和谐了,这也是它的新意所在。 (3)与其他影片比较:在《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三位父亲都有着不同的事业。《推手》中的父亲是一名太极教练,《喜宴》中的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而《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则是一位大厨。《推手》中的父亲体现的是外在的抗争,在父亲去餐厅打工遇到困境时,他选择的是以暴制暴,用力量去抗争。而《喜宴》中的父亲体现的却是沉默与隐忍。对于自己儿子的三角畸形恋情,父亲选择了隐忍。结尾时,父亲过安检时举起的双手暗示着父亲的“投降”。父亲是一名军人,一辈子没有对“敌人”投降,却对儿子的爱情无可奈何,这两部中的“父亲”都对现实妥协了。而《饮食男女》中的父亲选择了自我解放,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把握的。这是它的一个新意所在。 在李安的电影中,不仅明显地凸显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而且与《推手》和《喜宴》的结局相比,父亲终于解放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出乎大家的意料。再就是三姐妹的各自结局也令我们意想不到,这也体现了电影的新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f389ba83c4bb4cf7ecd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