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水平.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27+73)×8 40×9+40×1 14×(10+2) 10×6+10×4 2. 用简便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 25×63×4 3.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5×80 (1250+125)×8 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设疑自探 1.导入: 刚刚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使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能够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教学例6: 教学例7: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例如7 三、解疑合探 合探一:教学例6: (1)出例如6: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例如6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3)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能够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150 (18+7)×6=18×6+7×6 (5)教师出示:20×(15+9)=480 20×15+20×9=480 20×(15+9)=20×15+20×9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课件出示) (__+__)×__=__+__× 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很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 小结: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__×4+__×4 (62+12)×3=__×__+__×__ 教师:为了简便易记,假如用a、b、c表示3个数,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 (a+b)×c=a×c+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合探二:教学例7: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例如7 (1)出例如7:102×43 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实行简算? 引导学生比照:(100+2)×43,102×(40+3)这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 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计算简便. 教师板书: (2)出示9×37+9×63 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根据乘法分配律,能够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37+9×63 =9×(37+63) =9×100 =900 学生讨论: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师生共同总结: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②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的那个数.③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 (3)揭示教师算得快的奥秘 上课开始时,我们已经比赛看谁算得快,如(1250+125)×8,老师就是应用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现在你们会了吗? 四、质疑再探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420元,一辆永久牌自行车405元.现在各买三辆.买凤凰车和永久车一共用多少元? 五、拓展使用 1、练习十四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3+25)×2=□×□+□×□ 8×47+8×53=□×(□+□) 3×6+6×7=□×(□+□) 8×(7+6)=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d29136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