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改进》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一、改进实验的背景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上一课研究内容的延续,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上一课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因此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人。 我按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安排了两项观察、研究活动: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怎样? 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它们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又怎样? 这两项研究活动的方法无疑是科学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探究材料的准备难度较大。 二、改进实验材料与效果 第一个活动,按教科书要求,教师要在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5个“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是很有难度的。以前,我去其他学校看公开课,有的老师用乒乓球装沙来控制实验因素,效果很好。但在常态下这样做却有难处:一是每次按14组准备,需要60颗乒乓球,用费较高;二是要改制60颗不同重量的乒乓,需要给每颗乒乓球打孔、装沙、用天平称、封口,耗时太多;三是乒乓上的编号因我校班次多(同级八个班),反复入水使用后,编号易模糊,影响学生准确记录;四是学生实验时,有的用手拍乒乓玩儿,分散精力。因此,我在准备这组实验材料时,几天来绞尽脑汁,总想找一个既简便,又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办法,通过多次找多种材料反复试验,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法子,做了这样的改进: 给每组准备1个小金属茶叶盒,4个钩码。先向学生介绍:茶叶盒重30克,1个钩码重50克。用这个茶叶盒做五次实验。第一次将空盒放入水里观察,第二次起,每次多加1个钩码再放进水里观察。 当学生明白了用什么材料,怎么操作后,就让学生分组探究并填写实验研究记录表: 1 “体积相同,轻重是否影响沉浮?”研究记录表 控制因素 次 数 钩码个数 轻 重(克) 预测沉浮 实际沉浮 我的发现: 第一次 0 30 第二次 1 第三次 2 第四次 3 第五次 4 学生通过控制“体积”这个因素的研究,很容易就得出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越重的物体容易沉,越轻的物体容易浮。 第二个活动,按教科书要求,教师要在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5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难度就更大。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是请专业人员特制的5个大小不同的立方体。在日常教学中,一线的科学老师往往难以达此要求,又如何用其它物体来代替这个实验呢? 我在课前找了4个大小不同的塑料药瓶,里面装进沙子,放在天平上,使其每个瓶的轻重相同,以符合“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控制实验因素要求。 经过反复试验,沉浮效果很明显。但如果要分组实验,每类同体积的瓶要准备14个,共需56个小瓶,一时难以备齐。我只好改分组实验为演示实验。课中,我按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法抽学生到讲台演示操作,其余的学生填写研究记录表: “轻重相同,体积大小是否影响沉浮?”研究记录表 控制因素 瓶 编 号 轻 重(克) 预测沉浮 实际沉浮 我的发现: 1 100 2 100 3 100 4 100 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我有意激发“士气”。每当操作的学生举起小瓶时就问:这个瓶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对1、2号瓶的预测全班回答一致,异口同声:“浮”!当举起3、4号瓶时,此情节甚是精彩,全班自然形成激战的双方,一方高喊:“沉--沉--沉”!另一方则高喊:“浮--浮--浮”!当瓶入水里,猜对的一方则高声欢呼,猜错的一方则唉声叹气!当实 2 验结果出来后,我又引导孩子们分析发现: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到此为止,学生对物体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向科学概念迈进了一步。 在最后的总结中,我问他们:“今天,我们通过控制实验因素的研究,你发现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纷纷回答、相互补充:“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大小都有关。”“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不难看出,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人。 在该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一否定一再否定一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改进,简便易行,降低了准备材料的难度,既减少了经费开支,又节约了准备材料的时间,有利于多个平行班教学的重复使用,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在控制“体积相同”的实验中,用加钩码个数来增加重量,又与数学知识整合,学生可直观看到“同体积”的盒子每次随重量增加而下沉的程度,为学生分析沉浮因素做了铺垫,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架起了桥梁。 ………………………………………………………………………………………………………. 注:此文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优活动中评为一等奖。 2008年5月发表在《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 2008年7月发表在《科学课》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46b8c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