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3-02-22 22:0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语文 课题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时间

《诫子书》(第二课时)

思维品质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 文化品格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语言能力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学习能力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体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全文,划分节奏 2.句子翻译

二、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作者在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行的要求,并指出具体途径——静、俭。 2)这句话围绕哪个字写的? 它和“俭以养德”有何关系?

围绕着“静”字写的,节俭可以让人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贪图丰厚的物质。

所以“俭以养德”是在“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德。

2.再读全文,想一想,诸葛亮在论述的时候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找出相应的句子。 1)立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2)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惜时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句话与修身成长有什么关系?

作者从反面说明好高骛远、博而不精、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都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 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学习进步无益,而且有害于品格的培养,达不到陶冶品格的目的。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句式整齐,多用对偶,节奏感强。 用语简明,含义深刻。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总结全文 1.概括主题

《诫子书》历来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章短意味长,全文围绕“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通过鲜明对比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2.写作特色

1)观点鲜明,层次清晰。

本文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2)正反阐述,对比鲜明

文章从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了治学、修身的条件,劝诫儿子惜时并有所为。同时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二)拓展延伸

1.关于修身、惜时、立志等古今中外名句:

1)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c9fa69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