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 3、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一、解题 1、 李白及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玄宗征召入京,李白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来到了,于是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兴高采烈地到了长安,但仅被任命为供奉翰林,这只是一个御用闲职,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却有幸目睹了最高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他那种蔑视权贵、不趋炎附势的处世态度,和桀骜不驯的顽强性格,招致了权贵们对他的谗毁。不到三年,便以"赐金还山"为名,被玄宗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了这首诗,留赠给他的朋友。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把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 2、 “古体诗”和“吟”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二、整体感知 1、 播放配音朗读 2、 把课文的注音展示给学生,纠正字音 天姥(mu) 瀛(ying) 洲 剡(shan)溪 栗(li)深林 渌(lu)水 屐 (ji) 殷(yin) .澹澹dan 扉 fei 訇 hong 鸾 luan 3、 全体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课文的注释和以下的资料感知全文 1)一词多义 欲 对此欲倒东南倾(要,动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想,动词) 云青青兮欲雨(将要) 开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使······开,使······舒展,动词的使动用法) 世间行乐亦如此(实行,在此是“享受”的意思,动词) 忽 迷花倚石忽已暝(不注意,不知不觉,动词) 忽魂悸以魄动(忽然,副词) 事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服侍) 2)词类活用 对此欲倒东南倾(东南,方位名词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倾”的趋向:向东南) 一夜飞度镜湖月(飞,动词做状语,象飞一样) 云青青兮欲雨(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名词做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做动词,侍奉) 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惊,使·······惊讶,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学生根据以下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让学生回答后纠正拓展) 1、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东鲁的朋友告别的? 明确:诗人是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2、 作者入梦的原因是什么?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哪一句?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度句是?根据这个线索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失向来之烟霞”),写梦中奇景。 第三部分:(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结尾),写惊梦长叹。 3、 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 明确:诗人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怎样高,而是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将其高耸无比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首先拿天姥山和天相比——天姥连天向天横,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和天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拿天姥山和其他的山相比——势拔五岳掩赤城,即它几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最后拿“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即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要倒塌了。 4、 诗人写天姥山的神奇高大,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天姥山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5、 诗人梦中的景有哪些?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诗人在梦中主要描绘了以下四景:一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泸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雅;二写诗人穿屐登山的情景:黎明时分,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天鸡的叫声。那景象如同一幅神奇的画面。三写夜幕降临,熊咆、龙吟、电闪、扉开、万物震撼、烟雾笼罩下的迷茫恐怖、光怪陆离之景;四写神仙出场时的情景:纷至杳来的神仙。这里简直是一个极乐世界。与这种奇特构思相适应的是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无怪乎杜甫称他为“飘而思不群”。 6、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李白的诗歌,感悟其诗歌的额基本艺术技巧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明确: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迈奔放、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7、 揭示全诗的主题的诗句是什么?如何理解本段中诗人流露的思想感情? 明确: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短短的几句诗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迸发出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一样转瞬即去,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好了。这种对人生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经常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李白的思想里,和“人生无常”相伴的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与权贵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从诗来看,诗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8、 如何理解梦的含义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现实黑暗的厌恶。愈是浓墨重彩对其铺张,愈表明作者追求热烈,赞颂热烈。梦中仙境描写越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越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越大,对人们的感染力就越强烈。诗歌表达情感前后是一致的,都在写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的表达出来,后半部分直抒胸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7d5924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