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视角下的“蚁族”现象审视 作者:杨依筠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3期 杨依筠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大学毕业生沦为“蚁族”,自有社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审视,“蚁族”群体的生成,与“蚁族”主体学无所长、人才类型定位游移、职业准备缺失等“蚁族”主体自身的原因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因而,解决“蚁族”问题,不能仅寄希望于体制与机制改革,更应以改善教育、完善主体为思路寻求应对办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角;“蚁族”现象;主体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75-02 “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多为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由于执意留在大城市发展,又未找到较高薪酬的合适工作,而从事以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为主的低收入、临时性工作,甚至处于半失业状态,聚居在租金低廉的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公寓中。2009年,学者廉思关注到这个“数量庞大的沉默群体”。鉴于这个群体具有与蚂蚁相似的“高智、弱小、群居”的特点,将这个群体定名为“蚁族”。有人将“蚁族”与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并称为四大弱势群体。相较于其他弱势群体,“蚁族”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其接受过高等教育。正因为这一特殊性,尽管“蚁族”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却受到比其他弱势群体更为广泛的关注。研究者普遍认为,“蚁族”的形成与国际经济危机加剧,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个人家庭背景和户籍制度有关。公众则更多关注形成“蚁族”现象的社会体制与机制原因。笔者认为,揭示社会矛盾,促进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固然重要,但“蚁族”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以高等教育为视角对其进行审视,从“蚁族”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出发,分析“蚁族”现象形成的主体原因,以改善教育、完善主体为思路寻求应对方法,或许更有实际意义。因而,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现况,对形成“蚁族”现象的主体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高校规模扩张背景下部分学生学无所长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急剧膨胀,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在校大学生从原来的不足700万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3167万人,毛入学率也从不到10%增加到26.9%。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的教学资源并没有与招生规模同步增长。受各种软硬条件的制约,教育质量下滑、学生素质下降现象日渐显露。不少学校在宿舍、教室、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条件准备不足,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就快速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招进来后,校内宿舍住不下,就在校外租用公寓楼供学生住宿。教室、师资不足,就缩减课时以解燃眉之急。而自习室、图书馆、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则更为普遍,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自习室抢座占座攻略”可资为证。但因自习室、图书馆并不像教室、宿舍那样不可或缺,高校对此大多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学生居住校外公寓,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校内的学习氛围,与社会不良风气接触愈密,不利于学生潜心学习。缩减课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则更为明显,教师为了赶进度只得忽略细节、略陈梗概,学生如堕云雾,不知所云。而自习场所的短缺,使学生连自主学习也困难重重,学习质量自然大打折扣。如果说因扩招导致的高校教学资源短缺,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利外因,那么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学籍管理现状,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内在意识,助长了学生的消极应付心理。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大学生,都经历了几年难以言状的炼狱生活,忽然来到崇尚自我管理、考试六十分万岁的大学,难免出现思想上的松懈和行为上的懒散。这种松懈和懒散往往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剧,对于众多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吃饭、睡觉、打酱油”是一种生活常态。而老师们的应对措施很简单:考试时重点划得更少、更简、更精确,以免过多学生挂科。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称,中国高中生压力居四国之首,逾七成中国高中生心理亚健康,五成存在失眠情况。而中国大学生中则鲜有失眠一说,一天睡十小时仍嫌不够者大有人在。许多学生把大学视为高中炼狱生涯和竞争残酷的职业生涯之间的栖息地、避难所,将人生最宝贵的四年学习时光付诸玩乐,其代价异常惨重。中国一方面劳动力过剩,一方面高端人才稀缺。大学生本该如社会所期盼的那样,迈进高端人才行列,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却因学无所成,不得已加入浩浩荡荡的普通劳动力大军中,为生存而挣扎。在最近几年的各种人才招聘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招清洁工月薪2000元,招文员月薪1500元”的招聘告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众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现状。而笔者想说,文凭可能贬值,但无论在什么时代,知识是永远不会贬值的。一部分大学生沦为“蚁族”,与其知识储量不足、学无所长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人才培养目标含混致使大学生遭遇职场错位尴尬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讲话中曾说道:“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认为,如果是为了谋求工作而读书,就不应该进大学,而应该去读职业技术学校。蔡元培所定义的大学是一个不掺任何职业性功利目的,旨在提高文化、学术修养,研究高深学问的知识圣殿。应当说,原本兴办大学的初衷便是如蔡元培所认为的那样,为了培养学术精英,铸造文化大师。蔡元培时期的大学,与此培养目标相适应,采取的是一种纯学术、非功利的精英培养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曾培养出了大量的学术精英和大师级人物。但这种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高校却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1.大学入学门槛降低。入学人数的大增,使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难以胜任以学术精英为培养目标的研究性学习,其自身成为学术精英的动机和欲望也不强。 2.中国低收入人口比重大。众多从农工家庭或其他低收入家庭走出来的学生,进大学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谋求一份体面而薪酬丰厚的工作。同时,从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也难以容纳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当的精英型人才。在大学扩招的浩荡洪潮中,大量学生盲目地选择进入大学,从未想过自己需要接受什么教育。人们早已默认了一个规则,经历高中炼狱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而进职业技术类学校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于是,大学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一方面,为了扩招,为了迎合更多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择业需要,必须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由非功利、纯学术的精英教育,向功利性、实用性的大众教育转型。而另一方面,大学与生俱来的精英教育情结和办学层次定位,又决定了大学教育不能完全迎合人才市场的现时需求,过分强调技能培养,将本科教育弱化为职业技术教育。那么,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个在蔡元培时期曾有非常准确回答的问题,放在当代,竟已无从回答。现在的许多大学实质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与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学校,培养目标游移于精英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实际效果是难取二者之长却兼二者之短,既未充分满足部分学生训练职业技能的需求,又未能使学生达到精英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使学生沦为人才类型上的“蝙蝠”,在人才市场上陷入错位的尴尬境地,这种状况是形成“蚁族”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自我定位缺失致使大学生职业准备不足 在大学培养目标含混的背景下,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自我定位缺失。大学就如同一锅大杂烩,煮的人不知道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煮,被煮者被动地随着汤汤水水瞎搅和,不在意也不知道自己会被煮成什么样。据统计,在填报专业的问题上,逾五成学生无明确意向,全由父母代填。三成学生随意选择了并不了解的专业。 逾七成学生对专业的喜恶取决于该专业的冷热程度和就业率,很少顾及自身的兴趣与专长,对相关职业的状况及从业要求知之甚少。很多大学生缺乏钻研学术的动机与素质,又不具备闯荡社会的能力储备和思想准备,既无职业定位,又无从业准备。临近毕业,在社会潮流的挟裹下,懵懵懂懂地挤进公务员和研究生招考大军。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并不易得,每年公务员考试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经常出现数百上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情况。而继续读研也不能逃避一生,一直读到博士后出站,没法再读下去了,还得走上社会。因而,笔者以为,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想明白自己是为“研究高深学问”而来,还是为培养职业能力而来,然后摆正位置,有理想有规划地展开大学生活,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这样才能避免沦为“蚁族”。蚂蚁“高智、弱小、群居”的形象,被用来形容大学生群落,应该说是一种很悲哀的社会现象。毕竟,蚂蚁般的弱小与大学生在社会上的预期地位是不能契合的。然而,社会的就业难题,残酷的职场竞争,却实实在在地使一批大学生生活得如同蚂蚁般的渺小和艰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描述和分析“蚁族”的成因以及未来的去向,但始终无法绕过“蚁族”现象所折射出的教育困境、“蚁族”主体能量不足两大问题。因此,笔者以高等教育为视角,重点分析了形成“蚁族”现象的主体原因,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和大学生群体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谨防“蚁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 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68c95c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