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阅读 总课时 梅岭三章 1.领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2.理解诗中把现实、想象和理想结合起来表达思乡感情的方法。 3.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领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理解诗中把现实、想象和理想结合起来表达思乡感情的方法。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6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在这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中,留下的除了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陈毅元帅当年在梅岭写下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1972年于北京逝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2.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苦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 3.检查预习 字音、词语释义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给每首诗起一个小标题。 2.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诗前的小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2.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二句有什么含义? 4.第三、四句运用“泉台”“阎罗”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5.“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6.第二首第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9.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第三首前两句中“投身”“应有涯”有什么含义? 2.将“血雨腥风应有涯”中的“应”换成“该”可以吗?为什么?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4.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 5.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探究课文的主旨。 答案示例:这三首诗中,诗人用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自己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2.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阅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简要赏析。 四、课堂小结 作者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一章:回首征程→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梅岭三章第二章:勉励战友→英勇献身、激励诸君视死如归、乐观坚定 第三章:展望未来→必胜信念、人生理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79ecd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