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例谈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张新梅 摘要:恰当地使用比较法教学语文课,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一篇章,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他们阅读、欣赏和写作的能力。本文就教学实践从文章句子、题材、主题等六个方面来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运用。 关键词:比较法 教学 语文能力 比较, 就是对比事物不同的个性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语文科目的各项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实际运用的综合过程,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比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有助于他们注意鉴别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鲜明的观点,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绝对化,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比较分析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学习, 就心理学角度看, 它有助于智能开发, 是取得学业成功的条件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 语文文字的正误、得失、美丑, 一加比较,便显而易见,对那些能够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内容,恰当的比较更胜过烦琐的讲解。在此,我就语文教学中运用 “比较法”的有关问题谈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写作背景比较法 写作背景是学习课文前需要介绍的知识,不同作者的不同经历和处境,以及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都影响到文章的主题和风格等。如同题《卜算子·咏梅》,陆游和毛泽东则写出了梅花的不同形象。陆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饱受摧残,毛词中的梅花傲雪俊俏,积极乐观。这就要联系两词作者的不同生活时代和经历来理解。陆游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郁积。梅花这一形象就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之情。毛泽东这首词写于1961年,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所以塑造了努力向上的梅花形象。通过写作背景的分析,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两词的不同之处,也知道了其所以然。 二、句子比较法 语文教学中,为了区别有些不同于一般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的妙处,比较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草》这篇文中“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的多,也强大的多呀!”表现人物为革命和人民甘于奉献和牺牲的高尚情操。 运用比较法讲解, 可联系鲁迅先生的名句:“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把自己当作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通过比较, 学生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种奉献精神,获得比较具体的认识。 句式比较除了用以认识知识结构以外, 更多的还是用以启发学生能动地领会句子的深厚内涵, 提高其形象思维的阅读鉴赏能力。如《孔乙己》中, 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 既反映了孔乙己低下的经济地位, 又刻画出他深受科举之毒, 不愿失去读书人身份的畸形心理, 可说是表现人物预示故事悲剧性结局的中心描写, 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领会。教师可另以“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这一变式句, 让学生自己两相比较异同。研导的结果是: 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内容表达来看, 几无变化, 但是表义程度却大有区别,原句先写 “站着喝”,是强调孔乙己的经济地位,这是他被凌辱的根本原因。惟有从本源出发, 才能揭示人物本质, 变式句则先写 “唯一” , 这不过是强调他的独特身份, 不如原句意义深刻。 三、同一题材比较法 在同一题材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运用不同写法来表达思想的能力,都很有意义。例如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同为离别诗,前者告别的是人,而后者告别的是物;前者告别有对友人无尽的嘱咐和叮咛,后者却渲染了一个“轻轻、悄悄、沉默”的寂静环境。通过两个反差较大的两首诗比较,不仅让学生对离别诗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把握,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四、主题思想比较法 任何一篇文章总是要表现一个主题思想,在教学中如能用比较法教学,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如在教学《人琴俱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这种感人至深的手足情,可联系曹植的《七步诗》来进行正反对比。前者重在刻画人琴俱亡后子猷的表现:“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又“恸绝良久”,表现他难以压抑的悲痛,从而反映兄弟情深。而后者却通过曹植七步成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表现兄弟对他的迫害。一正一反,对比鲜明。如果没有比较,学生对手足亲情的体会可能还不是很强烈。通过比较,学生加深了对亲情的认识, 在以后同类话题的作文中可写的范围就扩大了。 五、同单元课文比较法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朱自清的《背影》和邹韬奋《我的母亲》,这两篇课文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学完两篇文章后让学生自己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师先给出比较的范围,由学生来总归纳异同点,最后做一些总结。学生通过自己用心比较,不仅可加深对本专题主题的把握,还可以在同类主题写作上的选材构思等方面受到启发。 六、课文同学生习作比较法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鉴于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所以“写”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将课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比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写人记事的作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写不好,常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不具体,欠生动,枯燥得很。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抓住“冬天雪地捕鸟”这一节,与学生的一篇没有具体描写的作文进行比较教学。通过逐句比较,学生们认识到:课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将捕鸟的过程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焦急等待心理、专心致志的神态、详细准备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了。通过比较,学生受到很大启迪。 再如讲授《老山界》时,分析完作者如何表现攀越老山界的艰难和下山时的轻松,可随即反问学生:“如果你来写本文,你会选择哪些材料来反映主题?”学生大多会说正面写吃饭难,走路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再比较作者的选材,角度丰富,正侧结合,行文时摇曳多姿,不至于平板苍白。这一点启迪我们:作文选材时要多角度进行,丰富内涵。学生在以后的作文选材中自然会加深印象,作文撞车的现象就会少很多。 整个语文教学活动, 可供比较的内容很多的, 比较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作为教师, 要广泛阅读, 多积累资料。要从实际出发, 比较什么, 怎样比较, 要作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另外,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比较”与“鉴别”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在运用比较法中,要尽量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得到开拓,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3ce4f24693daef5ef73d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