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钠与湿润二氧化碳反应的定量探究》说课稿 本实验选自: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实验创新要点 (一)选题依据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是过氧化钠的重要化学性质,同时也是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重点,但教材直接给出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缺乏实验支撑。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定量计算是本部分重点和难点,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创新实验多为定性实验。 (二)创新要点 设计微型实验,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原料来源于生活,获得方便快捷。 用带刻度的注射器直观的、定量的观察过氧化钠与湿润二氧化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感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 二、实验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定性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 通过实验定量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三、实验教学过程 (一)实验器材: 实验药品:过氧化钠、碳酸型饮料、蒸馏水。 实验仪器:注射器(规格50mL、20mL)三通、铁架台、表面皿。 (二)教学过程: 1.二氧化碳的制备:取碳酸型饮料,挤出瓶中的气体后关闭三通,摇晃饮料瓶使快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重复操作3-4次,使瓶中得到较为纯净的湿润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50mL注射器中装入过氧化钠固体,尽量使过氧化钠固体均匀平铺于注射器中。 3.在饮料瓶上再连接一个三通,把装有过氧化钠的注射器固定在上口。打开两个三通,使装置内充满气体,并用注射器取20mL二氧化碳气体。 4.把二氧化碳气体快速推入装有过氧化钠的注射器中,并关闭三通。观察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静置5分钟,待注射器内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读数。 5.颠倒注射器,装上针头,打开三通,把带火星的火柴棒放在针头处,缓缓推注射器,观察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情况。 6.拔出注射器活塞,观察固体颜色。取注射器内的固体于装有蒸馏水的表面皿中,观察实验现象。 (三)实验分析 实验原理:2Na2O2 + 2H2O(g) = 4NaOH + O2 2Na2O2 + CO2 = 2Na2CO3 + O2 实验现象: 1. 通入二氧化碳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不断变小。通入20mL二氧化碳,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读数,气体体积为10mL。 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 2. 带火星的火柴棒燃烧更旺。有白色固体生成。注射器中的固体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 实验结论: 1.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产物为氧气和碳酸钠。 2. 因为过氧化钠过量,注射器中的二氧化碳完全反应。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气体化学计量数之比均为2 :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与实验现象完全吻合。 五、实验效果评价: 1. 二氧化碳来源于生活,制备简单,且可重复多次使用。过氧化钠用量少。 2. 实验操作简单,可推广为学生分组实验。 3. 通过该实验,学生对于反应原理,实验现象、定量关系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4. 该实验可用于定性实验,也可用于定量实验。高中化学实验定量实验少,但是试题中考查定量计算较多。本实验弥补定量实验少的不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8b02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