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抗战时沦陷区的教科书 作者:朱林林 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04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北等广大沦陷区实行愚民政策,以培养服从其殖民统治的顺民,进而巩固其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从事反日行动源于反日教育,而反日教育的直接表现就是教科书,特别是文科教科书。因为国文、历史、政治、地理等文科类教科书对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侵略者对教科书的修订问题极为重视。中日两国关于教科书的争端自“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显现,此后这一矛盾一直延续到抗战爆发,即使在战争结束后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屡次成为破坏中日关系的肇端。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教科书的处理方式无非两种:其一大肆删减修改,其二自行编订发行,其根本目的在于“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培养服从于日本侵略、殖民统治的顺民和为其掠夺我国资源服务的劳动力,用效忠于至高无上的日本天皇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度下令关闭沦陷区所有学校,废止原先使用的一切教科书,大量销毁“有关三民主义、党义及其他与新国家建国精神相反之教科书或教材”,破坏原有的教学秩序,删减教学内容,暂时以《四书》填补课时,“以崇礼教”。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开始大规模删减原国民政府的教科书。“日对华所提修改教科书内容如下:第一,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及建国的记述,完全删除。第二,东北四省划出中国版图以外,在地图上注称‘满洲’,或留上空白。第三,关于过去中日重要事件,如‘甲午’‘五·九’‘九·一八’‘一·二八’等等的记载,完全删除。”日本侵略者在广大沦陷区设立“临时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对国文、历史、社会教育等各校所用教科书加以审核,删除其中涉及抗日、爱国方面的内容。1938年3月,上海伪维新政府设立“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对原有的中小学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查修订。汪伪教育部更在1940年8月公布对幼稚园、初小、国小、初中等各类教科书审查表,删除一切“妨碍中日邦交之点”。所有教科书中含有“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孙中山”“国民党”以及“苏联”“战歌”等字眼的文章被删除殆尽;而关于不平等条约、“九·一八”、“郑成功”、“倭寇”等国耻史料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据时在吉林北山小学就读的陈尊三回忆:“所有的课本中,鲁迅的、茅盾的,甚至冰心的文章都被剪子剪掉了。其实鲁迅的文章如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并没有反日倾向,但这也不行,不能让青少年知道鲁迅。去掉了鲁迅等进步作家的文章后剩下什么了呢?剩下的就是汉奸文章了。比如大汉奸汪精卫臭名昭著的‘优胜劣败’论,大肆宣扬所谓‘弱肉强食’和法西斯主义‘优等民族’统治世界的汉奸论调。还有某汉奸大臣访日时参拜伊势神宫写的歪诗等等。” 在审查删减不合格教科书的同时,日本侵略者开始编纂适应其殖民统治路线要求的教科书,尤其是在“新学制”颁布施行之后,日本侵略者编纂的教科书在广大沦陷区中小学校广泛投入使用,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1932年7月伪满洲政府成立“教科书编纂委员会”,开始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933c8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