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 17.穿插几次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本课,要求带初一《中国地理》课本。 两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四次“大型”练习”。 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 练习题: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 练习题: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01010‖‖‖‖1111111112121212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肯定说,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不论在哪一种分法当中,第⑥至探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 第三次练习安排在课文讲析阶段。 练习题:参照《中国地理》,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 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练习方式:三个同学演板,其它同学画在纸上。 (教师评讲时指出:圈、点、勾、画是读书时的“必要动作”。“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指读书时要做笔记,写心得,但有时画画圈,列列表,也是很有助于阅读理解的。 第四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收束阶段。 练习题:复述课文的第一段。要求注意条理性,注意选词选句。不要“背诵式”的“复述”。(学生认真表达,教师择其有代表性的内容略作评讲。) [评 析] 教学之中穿插练习是常有的事。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确实“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此教例中的几次练习的设计和安排,大而化之来看,起码有紧扣学习重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活跃课堂教学节奏及气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占有大量学习时间等等优点。 但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投向练习设计的深处。 第一,几个练习都是立体的。如第一个练习,1.表层含义是让学生透彻地了解“物候”和“物候学”;2.内层含义是用这种手段让学生扫描、进入、熟悉课文,以增强读文收效;3.间接地支持课文学习重点;4.训练了一种整理材料的技能。又如练习二,巧妙地将选择答案作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让学生反复归纳概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条理性受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顺势将教学引入到需要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二,练习的的编制形式和出现的时机安排得非常恰当。如练习三,安排在讲析⑦⑧段之前,且要求绘制一个经纬交织的标出了城市位置的简图,而且还要求讲解。有了这样扎实的铺垫,语段的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何愁不得以顺利进行?再如练习二,选择语言最美的一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课的刹尾阶段还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受一些语言的熏陶。 看来,课堂教学练习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运筹帷幄,需要独具匠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c97f7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