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名词解释

时间:2023-01-02 14:2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犯罪 策的科学

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是一种多变的社会现象。它是犯罪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

犯罪动力:即推动犯罪发生的内趋力、外诱力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内控力和外控力等的差 关系的称谓。

犯罪人 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 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的一切人。 犯罪被害人: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犯罪被害现象:是指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犯罪被害人、被害事件所表现出的与犯罪发生 有关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犯罪预测:是指利用预测学的原理和技术,根据历史和现实犯罪的形势及影响因素,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犯罪状况、原因、条件、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科学的测定。

犯罪对策:包括打击犯罪、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是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 因,有效地防止、遏制、减少犯罪的方针、原则、措施及其体系。

犯罪动力:即推动犯罪发生的内趋力、外诱力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内控力和外控力等的差 关系的称谓。

犯罪后果 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 一般是指其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 为的决意和根据。

犯罪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二位原因,对犯罪的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

犯罪动态:是指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 构等方面的变化。

犯罪行为既包括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违法行为和一切严重不良的行为。

犯罪诱因:是指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的现象。 犯罪原因是指引起和影响犯罪发生的各种食物或现象。对其可具体理解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凡是能够引起和影响犯罪发生的与抑制犯罪产生的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前者形成的合力与后者的合力之差的现象和过程。

犯罪的社会原因:是社会中那些决定、促使、引起犯罪产生的社会因素的总和,是指犯 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引起犯罪的各种具体社会现象。

犯罪研究方法论:是指对犯罪研究的思想指导原则和根本看法。它对具体研究犯罪起指 作用。

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距犯罪原因较远的但与犯罪原因又有关系的犯罪因素。

犯罪预防:是指综合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通过消除或减少诱发犯罪 的因素和原因的途径,有效地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的行为体系。

犯罪前预防是针对犯罪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最能体现“防范于未然”的战略思想,即研究犯罪现象,探索犯罪原因,做好犯罪预测,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手段防范犯罪的发生。

犯罪中预防是犯罪预防的应急措施,即在犯罪已经产生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便于犯罪的停止,预防犯罪后果的发生。

犯罪后预防是犯罪预防的特殊性措施,主要是指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对预防重新犯罪有重要意义。

犯罪高峰年龄: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断。


犯罪社会学:是指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犯罪原因、探讨犯罪对策的犯罪学派。

犯罪的起伏律:是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 伏、波浪式发展变化。

犯罪的消长律:是指犯罪的升降主要取决于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彼此消长。

犯罪的辐射律是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扩散。犯罪辐射具有方向性,一般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辐射,由城市向农村辐射。

犯罪类型结构:是指按一定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各种有机结合,是整体犯罪现象中不 犯罪类型的比例关系。

犯罪原因系统:又称犯罪原因结构,是指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由多种因素彼此联系、 互作用组成的有序动态体系。

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是指被害人在犯罪被害过程中易被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印发 罪人实施加害行为的诱因、条件和相关因素。分为被害的诱发性、被害的易感性、被害受 性。

群体性犯罪:主要是指自发形成的众多人共同参与的犯罪。

拟制的犯罪人:即犯罪的社会单位或法人,是经法定程序成立或认可的,具有人格化特征,也具有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是“复合型的人” 滚雪球抽样:是指通过已知的具有研究特征的调查对象,寻找未知的具有研究特征的调 对象,依次类推直到达到规定的数目。

观察法:既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收集方法。

现场实验法:是指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 此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被试者对此作出的相应反应的研究方法。

现场调查法:是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查明或验证犯罪原因、描述犯罪人的犯罪 涯、分析犯罪文化、提出犯罪预防措施或验证现有措施的效果而采取的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 是指把资料中不同单位的同类因素或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同一因素进行对 比,以发现他们之间异同的方法。

统计分析法:即通过对事物量的分析,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质的规定性的方法。

因果分析预测法:是从分析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入手,通过统计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 示预测目标与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进行定量预测的方法。

统计研究法:是指在科学的犯罪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 罪现象的数量关系及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是一类利用预测目标的历史时间数列,通过统计分析或建立数 学模型进行外推定量的预测方法。

指数平滑法(也称指数移动平均法、指数修匀法,是移动平均法的发展。实际上是以特殊的等比数列为权数的加权移动平均法。

社会调查法:是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用于描述 罪现象、分析犯罪原因和提出犯罪防控对策的研究方法。

专家调查法也称专家意见征询法或特尔菲法。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一种经验判断方法。

经验判断法:是指预测者凭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或借助集体智慧、经验及请 专家协助进行预测的方法。

模拟实验法:是指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特定情境,让被试在其中扮演相应 社会角色, 通过观察被试之间的互动活动, 考察他们所作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 堵塞性预防: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 制萌芽阶段的一种预防犯罪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2350f9c8d376eeaeaa31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