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 为地理学科教学的改革方向。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综合思维能力、人地 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及学生区域认知四大方面。其中地理实践能力对学生整 体把握高中地理知识,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具有重要影响,是学生核心 素养的重中之重。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成为了目前教学中一个亟 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教师要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地理课 堂的创新、改革,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 一、科学引导,培养学生地理实验操作能力 设置课堂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实验活动的组织、开展、应用进行相应 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是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地 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掌教学目标中的实验要求,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 培养出发,锻炼学生地理实验操作能力。 结合多年的地理实验经验,我们发现实验内容越具有针对性、内容越具 体,学生的接受程度越高,进而实验效果越好。因此,在地理实验教学设计过 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针对性及趣味性。例如,在教授 “地理形态的塑 造”这一课时时,因为它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所以在课上 教师要善于结合 “地表形态塑造 ”的教学重难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设置 “河流 侵蚀模拟实验 ”,令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综合实践 能力。在实验的初期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实验活动的要领及主要实验 目标,教师要以问题为引领,打开学生的探究思路,如,教师可以借助侵蚀图 片引导学生对水速进行推测,并结合河流的流速对侵蚀地点沉积地点进行猜 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了突出实验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设置 一定的河流侵蚀实验情境,如不同植物覆盖下的侵蚀状况,强化学生对地理知 识的直观理解。 此外,教师还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如,在实验的观察过程中,用 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河流侵蚀的结果,并随笔记录下自己的实验心得及不解 等等,从而为实验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 1/ 3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地理实践应用能力 的培养与测评,而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在实验中学以致 用。因此,培养学生敏锐、高效的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 “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地理观察与观 测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不同地势地形的等高线图进行比较教学,通过引导学生 对不同地势地形等高线图的初步观测、理解,模仿绘制,进行初步教学,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山地 地形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出示几张典型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鼓励学 生认真观察,找出地形图的特点,从而在不断思考、分析中,得出 “等高线海拔 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等高线闭合代表山顶 ”这一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模 仿绘制,实现对学生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 “等高线 ”地形图的整体学习情况,设定 特定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对区域内的地势地形进行判别。如,教师 可以搜集我国西北或者西南地区的典型等高线地形图,促使学生借助已学知识 对西北、西南地区的地势地貌进行观测,也可以到野外进行地形地貌的观测, 从而强化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 三、联系生活,锻炼学生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 学以致用,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 性,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灵活创设地理教学活动,将地理教学由课堂延伸 到课外、拓展到大千世界,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调 查与考察,提升学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必修二详细介绍了地理位置对农业、工业、人口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对地理事物分布的认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 际情况,组织调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调查、分析、考察。如,现 在学生的课外辅导班众多,几乎在每条街道上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 教师可以以这一现象为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对 “辅导班设立的地理区位 ”进行调 查、研究,从而实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总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项长期教育目 标,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 善于将学生地理实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764b13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