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七章群体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章 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一、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它是社会和个人的中介。 群体的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二、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经典的分类之一。 初级群体又称作为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初级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 次级群体又称作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正式群体也就是社会组织。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不同,它不是由上级社会结构组织起来的,而是在成员个人倡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一般说来,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如朋友群、游伴群等。非正式群体既存在于这鞥是群体之外,也可以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 (三)内群体和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连个概念由萨姆纳在《民俗轮》一书中最先提出。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四)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人们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它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常常是参照这个人的目标或标准。 (五)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典型的大群体是如阶级群体这样的利益群体。 小群体则是指那些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具有共同认可的群体规范。 三、初级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对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上分析初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规模小;(2)是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是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4)是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5)是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初级群体的类型 1.家庭 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 2.邻里 邻里是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友好往来、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3.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是指以性格、志向、兴趣、感情、个性等因素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三)现代社会中的初级群体 在现代社会,初级群体的功能出现了衰退和外移的现象。人们参与初级群体活动越来越少,初级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联系减少,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交往的时间缩短,造成初级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松散。 第二节 家庭 一、家庭概念和特征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说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二)家庭的特征 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古德在《家庭》一书中对家庭的共同特征概括如下: ①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②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③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④他们共享许多事物⑤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⑥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 (三)家庭的基础——婚姻 二、结构和功能 (一)结构类型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我国当代家庭结构主要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以及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类型。 ①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是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指一些不完全的家庭。 (二)功能 家庭主要功能:规范性行为功能;经济生活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教育功能;抚养、赡养功能等。 (三)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具体的家庭都有建立、扩展、抚育、收缩、空巢、消亡的生命周期。 三、我国家庭的现状与建设 (一)我国家庭现状 我国家庭的现状:①家庭规模趋于缩小②家庭功能有所变化一是家庭的消费功能在加强,二是家庭的生育与抚育功能的层次在提高,三是家庭的精神生活功能逐渐增加,四是家庭的事业功能不断扩大③家庭价值观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二)现代家庭建设 家庭问题的解决总是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家庭建设既是家庭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解决现代社会中家庭问题的积极措施。 家庭建设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生活建设和家庭精神文化建设。(1)家庭物质生活建设,主要是指家庭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2)家庭精神文化建设,其内涵不仅包括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调适家庭人际关系、教育子女、家政管理的能力,而且包括提高家庭成员伦理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 第三节 利益群体 一、利益群体及其特点 利益群体: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和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利益群体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历史水平息息相关。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3d9b186edb6f1aff001f1c.html